![【化学】云南省育能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育能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育能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育能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云南省育能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其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蒸发 B.分液 C.蒸馏 D.过滤
2.(3分) 图标所警示的是( )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3.(3分) 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4.(3分) 能够用来鉴别、、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5.(3分)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6.(3分)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溶液和溶液
B. 溶液和稀硫酸
C. 溶液和溶液
D. 溶液和盐酸
7.(3分)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Na +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AlO2-+ 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2Al+6H+2Al3++3H2↑
D.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8.(3分)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稳定
B.均可与、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9.(3分) 某溶液中滴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
A.一定有
B.可能有或
C.一定无
D.还可能有
10.(3分) 若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B.
C. D.
11.(3分)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mol NaCl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0NA
C.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5NA
D.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为NA
12.(3分)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100mL 1.0mol·L-1NaOH溶液,称取药品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直接注入容量瓶
13.(3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
C.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D.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14.(3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向以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图Ⅱ表示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图Ⅲ表示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D.图IV表示向NaAlO2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15.(3分)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丹砂化学式为HgS)
A.①中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二、填空题(共55分)
16.(8分)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蒸发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分离粗盐溶液中混有的泥沙__________。
(2)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__。
(3)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液__________。
(4)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__。
17.(4分) 按要求回答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 • L-1的H2SO4溶液250 mL,含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已知75 mL 2 mol • L -1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80 g,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8.(16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 92 某气体的体积为672,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2此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分子数是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容积中,分别盛有和,二者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19.(12分)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固态氯化镁(MgCl2) B.液态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__________;
②H2SO4__________;
③KHSO4__________。
(3)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__。
20.(9分) 实验室要配制5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
(3)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__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③将NaOH间体溶解后,直接转至容量瓶中进行实验:__________
21.(6分)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图标的识别的知识。根据图标可以判断应当为“当心火灾”,其对应的物质是“易燃物质”,因此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中毒者缺氧,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故B正确;
C.应先将导管取出,防止发生倒吸,故C错误;
D.含硫酸的废液没有经过处理后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应先导入废液缸中集中回收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BaCl2、NaCl、Na2CO3与AgNO3溶液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A无法鉴别三种物质;稀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稀硫酸与NaCl不反应,现象不同,B可鉴别三种物质;稀盐酸和BaCl2、NaCl不反应,C无法鉴别BaCl2、 NaCl;稀硝酸与BaCl2、NaCl不反应,D无法鉴别BaCl2、NaCl。
5.答案:D
解析: A、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电离时是以一个整体形式存在的,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aOHNa++OH-,故A错误;
B、元素的角标在书写成离子方程式时,要变成化学计量数,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Cl3Fe3++3Cl-,故B错误;
C、NO3的化合价为-1价,离子在书写时不用加括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NO3)2Ca2++2NO3-,故C错误;
D、该离子方程式符合离子守恒定律,书写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混合后不会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气体等,也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所以不会发生离子反应, 故A符合题意;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NaOH溶液和Fe2(SO4),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C不符合題意;
盐酸和Ca(OH)2反应生成难电离的水,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A项应为2Na + 2H2O2Na++2OH-+H2↑;B 项应为2Al + 2OH- +2H2O2AlO2- +3H2↑ ;D 项应为Fe+2H+Fe2+ +H2↑
8.答案:D
解析:能被氧化为,比稳定,A项错误; 与、反应不产生氧气,B项错误; 中氧元素为-1价,C项错误; 中阴阳离子分别为、,中阴阳离子分别为、,个数比均为1:2,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信息求出气体的摩尔质量: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即解得.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答案:A
解析:1mol NaCl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8NA,B项不正确;
46g NO2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3NA,46g N2O4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3NA,则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3NA,C项不正确
常温常压下.22.4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D项不正确。
12.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仰视和俯视对读数的影响。A项,会使量得的浓硫酸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项,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项,需称量4.0g NaOH固体,不需移动游码,故称得的NaOH固体的质量是准确的,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D项,冷却后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3.答案:D
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Al(OH)3沉淀,氨水过量时,Al(OH)3沉淀不溶解,A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水银是贡,属于金属,Hg→HgS应是水银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错误;铁和Cu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是Fe+Cu2+=Fe2++Cu,故B错误;S和Hg反应生成HgS, 因此可以用琉粉覆盖温度计打破后流出的水银,防止中毒,故C正确;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Cu排在Hg的前面,因此Hg不能置换出Cu,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6.答案:(1)F;(2)A; (3)B; (4)E
解析:(1)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应用过滤的方法。
(2)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应用萃取、分液的方法。
(4)酒精和水互溶且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你的方法分离。
17.答案:(1)0.5 mol; (2)7.5%
解析:(1)n(H2SO4) =c(H2SO4)•V(H2SO4) =2 mol •L-1 × 250×10-3 L= 0.5 mol。
(2)n(NaOH) = 2 mol • L-1 × 75 ×10-3 L = 0.15 mol,m(NaOH) =0.15 mol×40 g • mol-1 =6. 0 g,w(NaOH)= ×100%=7.5%。
18.答案:(1)64;0.05;;1.12
(2)1:1; 2:3; 7:11; 7:11
解析:
19.答案:(1)B;(2)①Na2CO32Na++CO32- ②H2SO42H++SO42-
③KHSO4K++H++SO42-
(3)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解析:氯化铁是电解质,但固态的氯化镁不导电,液态的氯化镁能导电。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铝能导电,但铝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
20.答案:(1)4.0g; (2)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3)偏低; 偏低; 偏高
解析:(1)m(NaOH) =0.2mol·L-1×0.5Lx40g·mol-1 = 4.0 g。
(3)①有溶质损失,造成溶液浓度偏低
②仰视时液面实际高度高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高,造成溶液浓度偏低
③未经冷却就进行实验,则冷却至室温后液面低于刻度线,造成溶液浓度偏高:
21.答案:(1)防止Fe2+被氧化
(2)2Fe2++Cl22Fe3++2Cl-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1)Fe2+具有还原性,FeCl2溶液易被氧化而变质,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
(2)溶液变红,说明有Fe3+生成,則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生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甲组实验中,FeCl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会生成FeCl3,因此实验不够严谨加入煤油,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