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6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6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6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
展开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
命题范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不包括原电池)第四章 选修四第一章、第二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第II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共40分。
注:原子量 O 16 N 14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下述做法主要是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
①实验室短时间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向试剂瓶中添加铁钉和少量稀硫酸;②用稀硫酸
代替浓硫酸制取硫酸铜,在稀硫酸溶液里加入铜片后通入氧气;③用印刷电路的废液溶解废铁屑制氯化亚铁并回收铜;④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在25 ℃,101 kPa下,1 mol的白磷(化学式为P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4 mol的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P4 (s) + 5O2 (g) = P4O10 (s) ;
4P (s)+ 5O2 (g) = P4O10 (s)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物理变化
B.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3.有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 2H2 (g) + O2 (g) = 2H2O (g) △H=-Q1 kJ/ mol;
② 2 H2 (g) + O2 (g) = 2 H2O (l) △H= -Q2kJ/ mol;
③ H2 (g) + 1/2 O2 (g) = H2O (g) △H =-Q3kJ/ mol;其中Q1、Q2、Q3的大小关系为( )
A.Q1 = Q2 = Q3 B.Q1 < Q2 < 3Q3 C.Q3 < Q2 < Q1 D. 2Q3 = Q1 < Q2
4.21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因对海权的争夺引起的摩擦不断,在捍卫主权的同时,人们看重的是海洋这个巨大资源的宝藏,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波浪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B.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C.海水中的铀元素以UCl4的形式存在,利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可得到铀单质
D.积极研发海水直接冷却技术,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5.aXn-和bY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 )
A.a – n = b + m
B.两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Y的氧化物一定为YOm
D.离子半径aXn->bYm+
6. 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C.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7.第五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0
B.跟Br同周期
C.硫酸盐难溶于水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弱碱
8.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含共价键 B. R易溶于水
C.R一定含离子键 D.R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9.在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在A中加入盐酸,B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知道的数据是( )
A.V(A):V(B)的值 B.V(A)(或V(B))的值
C.A(或B)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0.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11.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2B + C (△H>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液体 B.A、B和C可能都是气体
C.B和C肯定都是气体 D.若C为固体,则B不一定是气体。
12.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M和1 mol 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
A.20% B.40% C.60% D.80%
13.100 mL 6 mol·L-1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
A.碳酸钠(固体)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 NaCl固体
14.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则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
A. B.
C. D.
15.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改变
B.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
C.NO的生成速率等于NO2的消耗速率
D. NO、O2、NO2分子数目比是
16. t℃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3molB,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平衡后测知各物质浓度有如下关系:,然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容积至原来10倍,结果A的百分含量始终未有改变,则这时B的转化率是( )
A. 60% B. 40% C. 4% D. 无法确定
17. 加热气体按下式分解:①
②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4molA2B3加热至t℃达平衡后,浓度为0.5mol/L,浓度为0.7mol/L,则t℃时,平衡浓度是( )
A. 0.1mol/L B. 0.2mol/L C. 0.9mol/L D. 1.5mol/L
18.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B.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4mo1·L-1、0.5 mo1·L-1和0.2 mo1·L—1,则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大于0.4 mo1·L-1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19、反应A2+B22AB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反应在300℃时情况,c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2、B2、AB均为气体,∆H<0
B.AB为固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0
C.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0
D.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0
20.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ΔH<0。现将2 mol A
和2 mol 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 mol C和6 mol 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
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份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
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和2 mol 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是乙中物质C的浓度的2倍
第II卷非选择题
21.(9分)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4∶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4∶2∶3的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所含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或者共价化合物)
(3)请写出与A2C和BA3分子中电子数相同,且仍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粒子的电子式(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B、C元素组成的元素原子质量比为n(B)∶n(C)=7∶12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F同主族,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G同主族,且G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D、E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回答下列问题:
(1)C、F、G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D、G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
(3)A、C、D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 ,该化合物的溶液能与C和E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3.(11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CO2+H2
①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
c(H2)= 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②保持温度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水蒸气的总转化率α(H2O)= 。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为:N2(g)+3H2(g) 2NH3(g);△H<0。右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573K(填“>”、“<”或“=”)。
T/K | T1 | 573 | T2 |
K | 1.00×107 | 2.45×105 | 1.88×103 |
(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
4NH3+5O24NO+6H2O △H=-905kJ·mol-1
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
(4)吸收塔中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
(5)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2012年2月27日深圳宣称进入“200万辆汽车时代”,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达平衡时NO物质的量为6mol,该反应的速率υ(NO)为 ;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写出计算过程)。
(2)恒温恒容,能说明反应 2NO(g) N2(g)+O2(g) 达到平衡的是 (填代号)。
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NO,同时消耗1 mol N2
B.NO、N2、O2的浓度之比为2:1:1
C.N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①已知:N2(g)+ O2(g) = 2NO(g) △H = +180.5kJ/mol
2H2(g)+ O2(g) = 2H2O(l) △H = -571.6kJ/mol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是反应:
2NO(g) + 2CO(g) 2CO2(g)+ N2(g) 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0 (填“>”、“<”或“无法确定”)。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下图中画出NO的浓度在T1、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B 2.B 3.D 4.C 5.D 6.D 7.C 8.B 9.A 10.C
11.B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D
二、主观题(共40分)
21.(9 分)(1) (2分)
(2)硝酸铵 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4分)
(3) (2分)(三种写对两种即可)
(4)N2O3( 1分)
22.(8分)每空2分
(1)H2O>H2S>SiH4
(2)
(3)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Al2O3+2OH-= 2AlO+H2O
23.( 11分)
(1)① 1 ( 2分) ② 50% ( 2分)
(2) < (1分)
(3)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 2分)
(4)充入空气,NO转化为NO2,有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 2分)
(5)CH4(g)+2NO2(g)=CO2(g)+2H2O(g)+N2(g) △H=-867kJ/mol (2分)
24.(12分)(1)0.24mol/(L·min) (2分)
N2(g) + O2(g) 2NO(g)
起始浓度(mol·L-1)1.6 1.8 0
转化浓度(mol·L-1)0.6 0.6 1.2
平衡浓度(mol·L-1)1.0 1.2 1.2
平衡常数K= ==1.2 (3分)
(2)AC(2分)
(3)①2H2(g)+ 2NO(g)= N2(g)+2H2O(l) △H = -752.1kJ/mol(2分)
②< (1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