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1.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答案选A。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 金属钠和钾保存在煤油中
C. Na2CO3可以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D. 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答案】B
【解析】A项,由于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B项,由于金属钠和钾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易与空气中的O2和水蒸气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C项,由于Na2CO3溶液显碱性,应保存在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项,由于固体NaOH具有强腐蚀性,且易潮解,称量时应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B项。
3.1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约为( )
A. 3.01×1023 B. 6.02×1023 C. 3 D. 1
【答案】B
【解析】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因此1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6.02×1023,故选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C
【解析】A. 1mol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答案选C。
5.下列仪器称为“干燥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为硬质玻璃管,B为干燥管,C为洗气瓶,D为漏斗,答案选B。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O2 B. CH4 C. CO2 D. SO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比较所占体积最大即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n=m/M得,气体等质量,即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故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选D.
7.在20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molL-1 B. 2.5molL-1 C. 5molL-1 D. 7.5mol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金属离子为A,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比为1:1.5,则该硫酸盐的化学式为A2(SO4)3,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2L =" 2.5" mol•L﹣1,故D正确。
8.2LN2和CH4的混合气体与4LO2点燃充分反应后,用干燥剂除去水分,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5L。原来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气体体积都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测定)为( )
A. 1:3 B. 1:1 C. 2:1 D. 3:1
【答案】D
【解析】
V(CH4)=0.5L所以V(N2)=1.5L,故D正确。
9.下列仪器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表面皿③烧杯④试管⑤烧瓶⑥蒸发皿⑦坩埚
A. ②③④⑥⑦ B. ③④⑥⑦ C. ④⑥⑦ D. ②④⑦
【答案】C
【解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燃烧匙等,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量筒等,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很多,有些不能加热,如量筒、集气瓶、漏斗等;有些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坩埚、蒸发皿等;有些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瓶、锥形瓶、烧杯等,这些仪器的底面积较大,受热不均时会使仪器炸裂,故应垫石棉网加热。
10.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具有强酸性
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 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氨水中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氢氟酸是弱酸,故A错误;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故B错误;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故C错误;氨水中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故D正确。
11.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 是坩埚钳,故A错误;B. 是分液漏斗,故B错误;C.是蒸馏烧瓶,故C正确;故 D. 是坩埚,故D错误;故选C。
1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
B. 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C. 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D. 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答案】C
【详解】A.试管可以给液体、固体加热,而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故A错误;B.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仪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故B错误;C.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故C正确;D.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转移到滴定管中,不需要漏斗,故D错误;故选C。
13.在托盘天平的两盘,放上质量相等的A、B两烧杯,调至平衡,然后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盐酸,继而在AB两烧杯中放入下述各组物质,结果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 0.5molNa和0.5molMg B. 0.1molZn和0.1molAl
C. 8.4gMgCO3和8.4gNaHCO3 D. 10g CaCO3和10g Na2CO3
【答案】A
【解析】0.5mol Na(11.5g)可制取 0.25mol(0.5g),溶液增重,0.5mol Mg(12g)可制取 0.5mol(1g),溶液增重,可以保持平衡,故A正确;0.1mol Zn(6.5g)0.1mol Al(2.7g)分别制得为0.1g,0.3g,溶液增重不同,故B错误;8.4gMgCO3和8.4g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都是4.4g,溶液增重相同,故C正确;10gCaCO3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10gMgCO3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2g,溶液增重不同,故D错误。
14.空气和CO2按体积比5∶1混合,将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设空气中N2
和O2的体积比为4∶1,不计其他成分,且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设定,则反应后的气体中
CO的体积分数是( )
A. 50% B. 29% C. 43% D. 100%
【答案】A
【解析】假设有5份空气,则含有4份氮气和1份氧气,1份CO2,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1份氧气生成2份CO,1份CO2生成2份CO,则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4份氮气和4份CO,CO的体积分数是50%,故A正确。
15.下列关于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叙述的是( )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右边
【答案】B
【解析】实验中的计量仪器都有一定的刻度,要了解这些刻度的变化情况。量筒从下而上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没有0刻度,A项错误;滴定管从上而下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的0刻度在上面,B项正确;托盘天平游码标尺的刻度从左到右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的0刻度在左边,C、D项错误。
16.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答案】A
【解析】
A项为蒸馏烧瓶;B项为直形冷凝管,C项为容量瓶,D项为圆底烧瓶。
17.仪器名称是“锥形瓶”的是( )
【答案】D
【解析】A为细口瓶或集气瓶,B为圆底烧瓶,C为容量瓶,D为锥形瓶,答案选D。
18.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漏的是( )
A. 分液漏斗 B. 滴定管
C. 量筒 D. 容量瓶
【答案】C
【解析】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量筒使用前不需要检漏,答案选C。
1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答案】A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但不需要用到漏斗,答案选A。
20.下列仪器中, 不能用来震荡或摇匀液体的是( )
【答案】A
【解析】A、量筒是量取液体的仪器,不能用来震荡或摇匀液体,选项A正确; B、分液漏斗用来萃取时需要震荡,选项B错误;C、试管可用来震荡或摇匀液体,选项C错误;D、烧杯可用来震荡或摇匀液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A。
二、计算题
21.常温下,将 20.0 g 质量分数为 14.0%的 KNO3溶液与 30.0 g 质量分数为 24.0%的 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3)在1000g水中需溶解______mol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4)标况下44.8LHCl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计算:
①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0% (2). 2.28mol/L (3). 2.48 (4). 2mol (5). 4mol/L
【详解】(1)混合后溶液中的质量为:20.0g+30.0g=50.0g,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20.0g×14%+30.0g×24%=10.0g,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0%,答: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2)混合溶液的体积为:=43.48mL=0.04348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99mol,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8mol/L,答: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8mol/L;
(3)设需要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mol,硝酸钾的质量为101x,根据(1)可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则ω=20%==×100%,解得:x≈2.48mol,答:在1 000g水中需溶解2.48mol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4)①标况下44.8L HCl,n(HCl)==2mol,答:HCl的物质的量为2mol;
②配成500m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4mol/L,答:所得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