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大二轮新突破通用版:主题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作业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89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大二轮新突破通用版:主题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作业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89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大二轮新突破通用版:主题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作业 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89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大二轮新突破通用版:主题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主题二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下表为某年世界四大湾区部分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 面积(万km2) | 人口(万人) | GDP(万亿美元) | 人均GDP(万美元) | 第二产业占比(%) | GDP占全国比例(%) | 集装箱吞吐量(TEU) |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 世界100强大学数量(所) |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
东京 湾区 | 3.68 | 4383 | 1.80 | 4.1 | 82.3 | 41.0 | 766 | 1.12 | 2 | 60 |
纽约 湾区 | 2.15 | 2340 | 1.40 | 6.0 | 89.4 | 7.7 | 465 | 1.30 | 2 | 28 |
旧金山湾区 | 1.79 | 760 | 0.76 | 11.2 | 82.8 | 4.4 | 227 | 0.71 | 3 | 22 |
粤港澳大湾区 | 5.60 | 6957 | 1.36 | 2.0 | 62.2 | 10.8 | 6520 | 1.75 | 2 | 16 |
1.与世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人均收入高 ②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 ③客货吞吐量大,贸易较发达 ④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世界四大湾区中,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达而闻名天下的是( )
A.旧金山湾区 B.纽约湾区
C.东京湾区 D.粤港澳大湾区
3.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 ③发挥人多优势,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④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B 2.A 3.D [第1题,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人均收入更低,①错误;土地面积最大,发展空间更广阔,②正确;集装箱吞吐量最大,贸易较发达,③正确;世界100强大学数量不具有优势,500强公司数量拥有量最少,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力量较其他三个湾区薄弱,④错误。第2题,世界四大湾区中,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达而闻名天下。第3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促进互联互通,但不可能实现城市趋同发展,①错误;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②正确;目前需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不可能再主动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错误;大湾区建设可以让我国该地区形成城市群进而参与全球竞争,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④正确。]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4~6题。
名称 | 成立时间 | 区域优势 | 产业发展规划 |
深圳特区 | 1980年8月 | 对接香港,位于珠三角 | 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 |
浦东新区 | 1992年10月 | 临太平洋,位于长三角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 |
雄安新区 | 2017年4月 | 地处京津冀腹地 | 高端、高新产业 |
4.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5.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环境污染严重
C.缺乏政策支持 D.矿产资源缺乏
4.A 5.D 6.B [第4题,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的产业转移,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第5题,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开发程度低,土地充足,②对。农业历史同样悠久,没有优势,①错。基础设施不如京津完善,交通不如京津便利,③错。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④对。第6题,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环境污染问题,即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是环境污染严重。]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捷
C.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8.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棉产量居全国首位
B.三城市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增强
C.商品粮产量居全国首位
D.三角内区域地形平坦,气候相似
7.C 8.B [第7题,与“长三角”相比,“中三角”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铁矿资源、水能资源相对丰富。“长三角”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第8题,“中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发展潜力巨大,竞争力增强;新疆商品棉产量居全国首位;该地区人口密集,农产品的商品率低;三角内区域沿长江地形平坦,其它区域多低山丘陵。]
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单位:亿元)。据此完成9~11题。
9.京津冀城市群与其它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能源短缺 B.内部发展不平衡
C.环境污染严重 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10.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传统产业衰落
C.交通联系不便 D.产业联系较弱
11.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
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C.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
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9.B 10.D 11.C [第9题,根据主要城市的GDP产值,京津冀城市群与其它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第10题,导致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联系较弱,不能发挥大城市带动作用。第11题,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
二、非选择题
12.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2)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需要从北京等城市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入手,同时可以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第(2)题,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土地、交通、污染、政策等方面考虑。曹妃甸土地廉价且面积较大,海港运输条件优越,有国家政策支持,可减少对城区污染。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都有不同的定位,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北京发挥技术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优势,使得三地在地区协调发展中都有足够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联系,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治理环境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合作。
[答案] (1)可以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其部分职能;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2)土地广阔,地价低廉;交通条件好,有便捷的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远离市区,减少对城市居民的污染和影响,也便于污染的综合治理;国家有优惠的政策扶持等。
(3)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中原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中原城市群的30个“小伙伴”中,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大城市数量不多、中小城市现代化水平较低等“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此外,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都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短板”。
材料三 河南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目前河南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2)简述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优势。
[解析] 第(1)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分析,相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深居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其优势可以从劳动力数量、地价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对材料和区域图展开分析可知,中原城市群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如下:科学确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强规划和管理,协调城市分工合作;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第(3)题,本题考查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工业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资金、技术、工业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 (1)劳动力价格较低;土地价格较低;有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2)科学确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强规划和管理,协调城市分工合作;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任答3点即可)
(3)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较快,市场需求量大;地处中原东西南北铁路交通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国家政策支持。(任答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