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宝鸡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仿真卷(B卷)(解析版)
展开陕西省宝鸡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
高一期末考试仿真卷(B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
C.任何地点的线速度都相等
D.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太阳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A错误。地球自转一周360°的时间是1恒星日,时间单位是1日,B正确。除极点外,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错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自转轴,太阳是地球公转的中心,D错。
【答案】1.B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第2题。
2.该城市的经度为( )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解析】第2题,该城市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中间时刻为11时30分,即北京时间为11:30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00。时间差30分钟,经度差为7.5°,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判断该城市的经度为127.5°E。
【答案】2.C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3~4题。
3.该段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南回归线上
4.若该段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的河堤是( )
A.东岸河堤 B.南岸河堤 C.西岸河堤 D.北岸河堤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段河流右岸冲刷严重,所以该段河流位于北半球。第4题,由于该段河流位于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又因为该段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所以右岸为该段河流的北岸,故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北岸河堤。
【答案】3.B 4.D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5~6题。
5.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
A.东 B.西 C.南 D.北
6.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A.70°W 75°N B.75°E 80°S C.75°E 65°S D.105°W 80°S
【解析】第5题,正午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判读,根据图中信息,12月该物体影子最短,应为正午,此时太阳在南半球,该地为南极地区,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物体的影子朝南,故拍摄方向应为东方,故选A。第6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A错误;结合材料,该地区在正午之后12个小时,也就是说在0时时影子很长,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有极昼现象,C错误;当地0时时,中时区为19时,该地与中时区相差5个小时,故该地经度为75°E,D错误;结合选项,故选B。
【答案】5.A 6.B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俯视图,箭头所示为地球公转方向,虚线圈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面大圆为赤道。ABC表示晨昏线,OD两侧日期不同。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A点经度为( )
A.75°E B.75°W C.105°E D.105°W
8.若AB表示昏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京时间为7点
B.此日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日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所以判断该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A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与OD夹角为75°,可以判断OD为180°经线,OA与OD时差只相差5小时,故OD不可能是0点经线。则A点所在经线为105°E,C正确。故选C。第8题,若AB表示昏线,图中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由上题可知,OA经度为105°E,故120°E的时间是19时,即此时北京时间为19点,A错误;此日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为12月22日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错误;此日为北半球冬至,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正确;此日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短,D错误。故选C。
【答案】7.C 8.C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9~10题。
9.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解析】第9题,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从材料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D正确。第10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也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B正确。
【答案】9.D 10.B
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对局地气候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1~12题。
11.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根治北京市的雾霾 B.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C.增加城区降水量 D.降低风沙天气频率
12.对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
A.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B.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保证廊道畅通
C.大力修建城市的林荫大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
D.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扩建人工景点
【解析】第11题,北京市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明显,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区热岛效应,B对。通风廊道建设,不能根治北京市的雾霾,A错。热岛效应减弱,上升气流减弱,可能减少城区降水量,C错。空气流通,不能降低风沙天气频率,D错。第12题,对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应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A合理。拆除一切建筑物,不合实际,也无必要,B不合理。城市地价高,修建城市的林荫大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会加重城市用地紧张程度,且要考虑城市实际状况,减少拆迁,C、D不合理。
【答案】11.B 12.A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完成13~14题。
13.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
A.春季较多 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 D.冬季较多
14.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
A.夏季风 B.信风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解析】第13题,读图,图示为降水量逐月累计图,曲线坡度越大,说明月降水量越多。反之,曲线平缓,说明月降水量少。结合图中的月份分析,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春季、夏季、秋季较少,A、B、C错。冬季较多,D对。第14题,两地位于大陆东西两侧,②地冬季多雨,应位于大陆西侧,所以①地位于大陆东侧,夏季为①地带来降水的大气环流是夏季风,A对。副极地低压带不影响亚热带地区,B错。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C错。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没有降水,D错。
【答案】13.D 14.A
读图,左图示意某岛地理位置,右图表示2016年10月3日至4日某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的天气资料。回答15~16题。
15.经过该岛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6.该天气系统位于图中①地时( )
A.②地大风降温 B.机场附近地区阴雨连绵
C.风景区盛行西北风 D.夏威夷高压在其偏东洋面
【解析】第15题,从图中看,该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气压不断下降,风速波动增加,天气系统是气旋,C正确。第16题,当气旋位于①地时,②地位于气旋的西北侧,会出现大风天气,但不会降温;机场附近地区位于气旋西北方向,可能会出现大风天气;风景区位于气旋北侧,盛行东北风;夏威夷高压在其偏东洋面,D正确。
【答案】15.C 16.D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7~19题。
17.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18.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19.该湖湖泊水位最高时( )
A.德干高原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B.乌兰巴托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西双版纳正在举办泼水节 D.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解析】第17题,河流由高向低流,结合图中等高线可判断出,甲河流向L湖,乙河从L湖中流出,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D正确;甲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流量最大,输入L湖的泥沙最多;甲河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不受L湖影响。第18题,从图中看出,L湖东岸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两条线距离近,芦苇分布面积小;L湖西岸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两条线距离远,坡度缓,土壤肥沃,芦苇分布面积大,影响因素是沿岸坡度和土壤肥力;西岸有河流注入,湖水盐度较东岸低,有利于芦苇分布;对芦苇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主导风向,A正确。第19题,该湖泊主要靠甲河补给,甲河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夏季流量大,该湖泊水位最高时为北半球夏季;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处于丰水期,A正确;夏季为6、7、8三个月,乌兰巴托的日出时间可能越来越早,也可能越来越晚;西双版纳泼水节在4月13至15日;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附近海域风浪大。
【答案】17.D 18.A 19.A
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玄武岩质的火山砾(渣)、火山砂、火山灰以及熔浆,颜色呈灰黑色。粗的火山砾(渣)、火山砂及熔浆会在火山口附近降落或者停止运动,细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随风飘至远处降落。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域地质剖面情况。读图,回答20~22题。
20.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1.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水堆积 C.火山喷发 D.湖泊堆积
22.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 B.断层活动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则可以判断有4次火山活跃期。故选D。第21题,火山碎屑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结合文字材料“随风飘至远处降落”可以判断,火山碎屑随风飘至远处,在湖泊沉积,经流水堆积形成火山碎屑层。故选D。第22题,由火山熔岩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火山活动;由湖相层和上题可知,该地有流水堆积;由黄土层可以判断,该地有风力堆积;该地地质剖面并没有明显的位移,故没有断层活动。故选B。
【答案】20.D 21.D 22.B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23~25题。
2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24.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A.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25.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活动
【解析】第23题,读图,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选C正确。第24题,读图可知,M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是由于地壳的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着断裂面上下错开。选D正确。第25题,甲处上的黄土状沉积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作用的表现。选B正确。
【答案】23.C 24.D 25.B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为晨昏线,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夜间),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某人现在所在纬度为 ,B地纬度为 。
(2)B地此日昼长为 小时,A地此日昼长约 小时,日出时间是 (地方时)。
(3)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C点的最近飞行方向,先往 (方向)再往 (方向)。
(4)此时,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 。
【解析】(1)根据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且弧ABC以下为夜半球,且B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夜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0时),该经线经度为100°E,则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时间为12时)为80°W。某人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由北极星的仰角即为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可知,某人所在的纬度是48°N,则B地的纬度=48°+(2775÷111)°=73°N。
(2)由上题分析可知,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根据B地位于晨线上,B地此时是日出时间,则B地白昼时间为24小时;A、B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为60°,A此时是20时,处于昏线上,由此计算A地此日昼长约为16小时,日出时间的地方时为4时。
(3)同半球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凸向高纬度的劣弧,根据经过A、C两点的大圆劣弧判断可知,从A点飞往C点的最近飞行方向是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4)由上题分析可知,B点所在的100°E为0时,则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180°为最早的时刻,可以计算新的一天范围从100°E——180°。
【答案】(1)80°W 48°N 73°N
(2)24 16 4
(3)东北 东南
(4)100°E——180°
27.依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甲)和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乙)。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 11月~次年4月 | 5月~10月 | 1月 | 7月 | ||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 |
昆明 | 116.3 | 11.2 | 918.1 | 88.8 | 7.5 | 19.7 |
贵阳 | 8.5 | 24.7 | 849.8 | 75.3 | 4.6 | 24 |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成因。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1)本题考查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及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根据图中的方向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形成原因和季节为:在秋冬季节,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主要原因是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3)本题考查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昆明夏季气候成因可从大气环流、天气状况以及地形等角度分析。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所以昆明夏季凉爽湿润。
【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秋冬季节(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势力减弱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
(2)差异: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3)特点:昆明夏季凉爽湿润。成因: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而气温低。
28.读“湘江流城和莱茵河流城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 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解析】(1)湘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莱茵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似的水文特征有无结冰期,无凌汛,流量较大。
(2)两条河流相比,莱茵河航运价值更大。主要原因是莱茵河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流经平原地形区,水量平稳,季节变化小。流经发达国家多,经济腹地大,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莱茵河与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水陆交通配合好。
(3)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水力资源或水能。该地位于丘陵山区,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加剧。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开发过程破坏植被,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能开发,建坝蓄水,可能淹没农田、村庄。
【答案】(1)无结冰期,无凌汛,流量较大。
(2)莱茵河 水量平稳,季节变化小;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经济腹地大)。
(3)水力资源(水能)。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淹没农田、村庄。
2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及昆虫等为食。左下图为环尾狐猴,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
(1)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
(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差异的影响。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
【解析】(1)岛屿中部是山地,河流由中部山地向两侧海洋流,M河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大海。
(2)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岛屿的东岸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岛屿地势高差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即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间的渗透、制约、影响,使得地理环境演化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答案】(1)岛屿南北狭长,南北窄,中间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为南北走向;东部地势陡峻,西部较为和缓。
(2)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部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
(3)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