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诗中有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芭蕉(bā) 参差(cān) 婆娑(shā)
B.迂回(yū) 苏轼(shì) 硕大(shuò)
C.勾勒(lèi) 苍穹(qióng) 烟诸(zhě)
D妩媚(wú) 斑斓(nán) 冠冕(miǎn)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摇曳(yè) 渲染(xuān) 参差(cēn) 啼啭(zhuàn)
B.马蹄(tí) 花苞(bā) 稍微(shā) 孕育(yùn)
C.羞涩(sè) 苍穹(qióng) 点缀(zhuì) 恍惚(guǎng)
D.迂回(yū) 蒙古(měng) 笨拙(zhuó) 单薄(bó)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17分)
chén()阿姨的女儿yōu yǎ()而略显dān bó( )
那片山坡zhuì( )满了dù juān huā( )。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chán( )叫了,小姐姐wēi xià( )了。
嗒嗒的mǎ tí( )打破了山谷的yōu jìng( )。
lǐ mà()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měi dé()。
人们穿着各色yī shang(),像一条cǎi hóng()似的飞奔过来。
这篇散文语言sǎ tuō()豪放,可见作者是个毫不jū shù()的人。
我脑海中原本mó hu()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了:是细雨mí méng()中yōu yǎ()的丁香!
选择题
下面各组近义词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柔美一鲜美 回味一品味
拘束一拘谨 会心一会意
格外一分外 恰如一恰恰
领悟一领导 洒脱—潇洒
下列加点的“微”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夕阳西下,微风阵阵,我坐在操场上回顾着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在身体微感不适时,有同学的关怀;在考试失利受挫时,有老师的微言大义…
A.细小 衰落 稍微 B.稍微 细小 精深奥妙
C.稍微 细小 微贱 D.细小 稍微 精深奥妙
3.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另外的、别的树枝)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同“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名“上海”的拼音是“shanghai”,同桌李凯名字的拼音是“Li Kai”。
B.阅读文章的时候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丰富我们的阅读体验。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D.“故人具鸡泰”和“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都是指“老朋友”
四、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 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用带点词语造句)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用本句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8分)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 ,原名 字 ,中国现代 其著作主要有长篇小说《 》《 》《 》等。
2.《丁香结》一文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联想起象征着 的丁香结,抒发了“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的感慨,展现出了作者 的胸怀。
3.野旷天低树,
4.待到重阳日,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从嗅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两句是:
, 。
6.《丁香结》一文主要从 颜色 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又由物及情,以丁香结象征着 结尾,告诉我们
。
7.诗中有景。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低月明之景: ,江清月近人;有黑云散去、碧波如镜、水天一色之景:卷地风来忽吹散, ;有轻云飘浮、星光稀疏、骤雨初来之景: , ;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远之景: 青山郭外斜……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x)。(4分)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读这句话时,我们仿佛进人到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
(2)《草原》一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草原美景-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五个画面。()
(3)读到“白雨跳珠乱入船”时,我仿佛看到了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的画面。( )
(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一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一方面写出了花的功用,另一方面使文章条理明晰、节奏和谐、形象生动。()
七、课内阅读。(14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 。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将选段内容补充完整。(3分)
2.选段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主要描写了草原的天空、平地、 、
和 等,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4分)
3.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中画“ ”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绿的范围广,“翠色欲流”写出了草原绿的程度深
B.画“ ”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的静态美,其中“绣”字形象地写出了洁白的羊群给草原带来的无限生机。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两句话写出了草原的景色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八、课外阅读(17分)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 )。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也是令人难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总之,一年之中,( ),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四字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里。(3分)
花开花落 花团锦簇 花影迷离
2.第5自然段中“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的“此”指( )(3分)
A、夹竹桃香气四溢 B.夹竹桃富有韧性 C.夹竹桃悄然无声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V)误(x)。(3分)
(1)文章第3自然段用大量笔墨写院子里众多的花,是因为这众多的花“我*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突出“我对这些花的喜爱之情。
(2)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亚洲”指在月光下夹竹桃投在墙壁上的影子,“海“指影子与影子之间的空白处,“海轮”指夜蛾映在墙上的影子。
(3)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表达了“我”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4.“我“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它还像什么?仿照文中的句子,再写一种。(3分)
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5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4分)
“我”:
母亲:
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2分)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2分)
5、阅读下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3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九、习作。(30分)
变形记
学完《花之歌》一文,我陷入了沉思:花的世界固然丰富多彩,可也惊险万分。不只花的世界,鸟的世界、鱼的世界、树的世界不也一样吗?如果我变成了花,变成了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想着想着,我发现自己变成了…….
想挥想象,续写上面的故事,注意把变形后的经历写清楚,不少于450字
短文答案:
夹竹桃阅读答案:
1.花团锦簇 花开花落 花影迷离
2.B
3.(1)×
【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能通读全文可知,文章第3自然段列举了一年之力。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中各个时期的花,第4自然段写夹竹桃花期长、富有韧性。由第4自然段中“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在和煦的春风里 .无不奉陪”等可知,作者列举别的花是为了与夹竹桃进行对比,烘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也表现出它富有韧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因此本题说法有误。
(2)×(3)√
4.分别是地图、荇藻、墨竹图。 [示例]我幻想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真的看到夏日的夜空。那偶尔飘落的花瓣,好似流星划过。
5.一是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二是夹竹桃花期较长,韧性可贵;三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
[示例]夹竹桃的韧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它花期很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韧性也值得我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短文第2、3、4、5自然段分别从夹竹桃红白相间的颜色、韧性强、花期长和夹竹桃影子能引起无限幻想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阅读答案
1、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2、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
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3、“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4、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5、示例: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组词语,读拼音,写同音字,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选字填空,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汉字,照样子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语境填写诗句,学完了《丁香结》这篇课文,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