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8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8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8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6 O:8 Na:23 S:32 Fe:56 Cu: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环境、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理是一样的
B.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
C.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与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食用品的有效成分正确的是
A.C6H12O6 B.Na2CO3 C.CH3COOH D.Al(OH)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热效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B.4NO2(g)+O2(g)=2N2O5 (g)的过程属于熵增加过程
C.由C(石墨)= C(金刚石)△H﹥0,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4.化学中有许多的 “守恒或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满足守恒或相等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
B.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
C.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D.溶液中,稀释前溶质质量与稀释后溶质质量
5.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命名为3-甲基-1-丁炔
B.沸点比较:乙醇>丙烷>乙烷
C.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
A.CH3Cl B. C. D.
7.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 = H2O(l) △H = +57.3 kJ·mol1
B.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1, 则可知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密闭容器中,0.3mol硫粉与0.2mol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0.2mol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H= - 95.6 kJ·mol1
D.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2NH3(g) △H= —38.6kJ·mol1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K+、Cu2+、Cl、CO32
B.0.1mol/L FeCl3溶液中:Al3+、SO42、I、SCN
C.使pH 试纸变红的溶液中:Fe2+、Mg2+、NO3、Cl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Cl、NO3、Ba2+、Na+
9.下列溶液,其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H3•H2O = NH4+ + OH B.NaOH = Na+ + OH
C.CH3COOH CH3COO + H+ D.NaHSO4 = Na+ + H++SO42
10.某校学生配置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下列有关操作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准确称得2.21g NaOH固体
B.用图乙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溶液
11.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1) 将水加热煮沸 (2) 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3) 向水中通HCl (4) 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5) 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 (6) 向水中加KHSO4固体
A.(4) B.(1) (4) (6) C.(1) (3) (6) D.(4) (6)
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 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Y(g) 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υ(Z) = 2.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υ(逆) < υ(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20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A.用甲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某可逆反应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图丙表示向0.1mol/L的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时,溶液中随HCl溶液体积变化关系
D.图丁表示常温下向20mL pH=3的醋酸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14.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
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
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
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
1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Cu2+向铜电极移动
16.如图,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
B.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a极的电极反应是2Cl--2e-=Cl2↑
D.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0分)
(1)(CH3)2CHCH(CH3)2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的键线式为________;
(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
A.CH3CH2CH3 B. CH3COCH2CH3 C.CH3CH2OH D.CH3OCH3
(4)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3CH2OH)、甲醚(CH3OCH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 ( )
A.红外光谱 B. 1H核磁共振谱 C.质谱法 D.与钠反应
(5)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1,2-二氯乙烯可形成和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称为顺反异构。下列能形成类似上述空间异构体的是( )
A.1-丙烯 B.4-辛烯 C.1-丁烯 D.2-甲基-1-丙烯
18.(12分)
有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①NaCl ②NH4Cl ③Na2CO3 ④Al2 (SO4)3 ⑤CH3COOH ⑥NaHCO3
(1)25℃时,0.1mol·L-1①溶液呈 性,0.1mol·L-1②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常温(填“>”、“=”或“<”)下,浓度均为0.1mol/L的③和⑥的溶液中离子种类________(填“相同”或是“不相同”),溶液的pH:③_________⑥(填“>”、“=”或“<”);
(3)将④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0.1 mol/L的⑤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大的是_________。
A.c(H+) B. C.c(H+)·c(OH-)
19.(12分)
373K时,某 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H3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NH3(g)N2(g)+3 H2(g)。其中物质H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前 20 s内NH3(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37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3)若在此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1mol的NH3,与原平衡比较,新平衡时 NH3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NH3的平衡浓度 。
(4)将原平衡升温至 473K,重新达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H2的平衡浓度为NH3 的2倍,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放热反应”或 “吸热反应”) ,为增大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 。
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再充入N2
20.(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量的NaHSO3溶液(加入少量淀粉)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 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查阅资料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且其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应决定。已知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3HSO3-==3SO42-+I-+3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编号 | 0.01mol/LNaHSO3溶液/mL] | 0.01mol/L KIO3 溶液/mL | H2O/mL | 反应温度 /℃ | 溶液变蓝所用时间t/s[] |
① | 6.0 | 10.0 | 4.0 | 15 | t1 |
② | 6.0 | 14.0 | 0 | 15 | t2 |
③ | 6.0 | a | b | 25 | t3 |
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t1___________t2(填“>”、“=”或“<”);
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在恒温条件下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该小组对其原因提出假设,认为是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故设计实验验证,试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υ(甲) 在烧杯乙中先加入少量① ,其他条件与甲完全相同,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υ(乙) | ②若υ(甲) υ(乙),则假设不成立 ③若υ(甲) υ(乙),则假设成立 (填“>”、“=”或“<”) |
21.(6分).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 Cu2+ Na+ |
阴离子 | NO3- SO42- Cl- |
右上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B、 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32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2)写出甲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高二·化学
一、 选择题(每空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A | B | D | B | C | D | A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答案 | A | B | C | B | D | C |
二、 填空题(除有标明为1分外,其余每空2分)
17.(10分)(1)2,3—二甲基丁烷 (2) (3)D (4)C (5)B
18.(12分)(1)中 < NH4++H2ONH3·H2O+H+
(2)相同 > (3)Al2(SO4)3 (4)B
19. (12分)(1) 0.02mol/(L·s) (2) 0.48 (3) 减小 增大 (4)吸热反应 ab
20.(12分)
(1)IO3—+5I—+6H+=3I2+3H2O
(2)KIO3溶液的浓度 > 10.0(1分) 4.0(1分)
(3)①Na2SO4粉末 ②=(1分) ③<(1分)
21.(6分)
(1) 负
(2) 2NaCl+2H2O 2NaOH+H2↑+Cl2↑
(3) 5.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