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优部)
展开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优部
火箭班化学试题
命题人 赵峰 时间 2017.11.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用中性笔答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二者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
C.2H2(g)+O2(g)=2H2O(l)△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则 Q1>Q2
D.已知中和热为 57.3 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 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kJ
2.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H=-92 kJ/mol
B. 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改变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
3. 已知下列数据:
Fe(s)+O2(g)═FeO(s)△H=﹣272kJ•mol﹣1
2Al(s)+O2(g)═Al2O3(s)△H=﹣1675kJ•mol﹣1
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H是( )
A.+859 kJ•mol﹣1 B.﹣859 kJ•mol﹣1
C.﹣1403 kJ•mol﹣1 D.﹣2491 kJ•mol﹣1
4.在2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4mol/(L•s) B.0.3mol/(L•s) C.0.2mol/(L•s) D.0.1mol/(L•s)
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4 v(NH3)=5 v(O2) B.5v(O2)=6 v(H2O)
C.2 v(NH3)=3 v(H2O) D.4v(O2)=5 v(NO)
6.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mol/L,B每分钟减小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则m:n:p为( )
A.2:3:2 B.2:2:3 C.1:3:2 D.3:1:2
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NaNO3 (溶液) B.CH3COONa(固体)
C.Na2CO3(溶液) D.CuSO4 (固体)
8.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H2、I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9.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0.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1.下列解释实际应用的原理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Cl2+H2OH++Cl-+HClO
B. 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CO32-+2H2OH2CO3+2OH- △H>0
C. 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s)+2Fe3+=2Fe(OH)3(s)+3Mg2+
D. 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
12.室温下 10mL0.1mol/L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也增大
D.再加入 10mL0.1mol/L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1000 V(mL)
pH
7
A
B
a
2
1
13.A、B两种酸溶液的pH都是2,各取1mL分别加水稀释成1000 mL,其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B.若a=5,则A为强酸,B为弱酸
C.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D.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