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2017.1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I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反应 X+Y=M+N 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不必加热就可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吸热反应可能属于自发反应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在不电离的条件下,也能导电B.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减小C.硫酸钡、醋酸铵、碳酸氢钠都是强电解质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5.室温下,向0.1mol/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pH逐渐减小 B.增大C.水的电离程度会不断增大 D.Kw不变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增大压强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C.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 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7.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 C(g)+D(g) ΔH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反应的ΔH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⑤平衡常数K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③④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⑥8.在相同温度时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程度C.H+的浓度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9.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b点横纵坐标数值均为1×10-7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 该温度下,加入NaOH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 该温度下,稀释溶液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10.室温下向10mL pH=11的稀氨水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OH﹣]增大 C.再加入10mL pH=3 HCl溶液,混合液pH>7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1×10﹣3 mol•L﹣1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B.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2.把下列4种X溶液,分别加入到4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与盐酸缓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1 B.20mL,2mol·L-1C.10mL,4mol·L-1 D.30mL,2.5mol·L-113.8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80 t2 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减小D.温度升至10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4.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平衡常数为K1;②Fe(s)+H2O(g)FeO(s)+H2(g)平衡常数为K2。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K1K25001.003.157001.472.269002.401.60A.若500℃时进行反应①,则CO2转化率为60%B.900℃进行反应③H2(g)+CO2(g)H2O(g)+CO(g),其平衡常数K3=1.50C.反应①的焓变ΔH﹤0,反应②的焓变ΔH>0 D.反应①平衡体系中通入CO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小1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反应时间):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Ⅰ:p2>p1,ΔH<0 B、反应Ⅱ:T1> T2,ΔH<0C、反应Ⅲ:若T2>T1,ΔH<0 D、反应Ⅳ:若T2>T1,ΔH>016.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不相等B.稀释后,A酸溶液的导电性比B酸溶液的导电性强C.A一定是强酸,B一定是弱酸D.一定有关系:5>a>2 II卷(5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五个大题,共52分。17.(每空2分,共8分)回答下列问题:(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熔融NaCl ③稀硫酸 ④乙醇 ⑤Al2O3 ⑥NH3 ⑦氨水 ⑧NaOH ⑨CH3COOH ⑩Cu ⑪CaCO3 能导电的是 ,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已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a.加少量烧碱固体 b.升高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e.加少量醋酸钠固体18.(10分)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1)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 mL 2 mol·L-1的稀硫酸和1 g铝片,立即用带 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反应开始时速率缓慢,随后逐渐加快,这是由于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又逐渐减慢,原因是 。(3)欲较快地制得H2,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a.加热 b.加入几滴硝酸铜溶液 c.加水 d.改用浓硫酸19.(每空2分,14分)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1) 图中温度T1 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你的判断理由是 。(2) ①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 (用A、B、D表示)②AB线上任意点的溶液均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D点溶液显 。 (3) )T2℃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4)T2℃时,若盐酸中c(H+)=5×10-3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_。20.(12分,每空2分)恒温时,将2molA和2molB气体投入固定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xC(g)+D(s),10s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6mol,C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1·s—1;40s时反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B的转化率为30%。请填写下列空白:(1)x= (2)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 从反应开始到10s,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4)从反应开始到40s达平衡状态,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5)平衡时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为 (6)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消耗A的物质的量与生成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n(A)∶n(B) =2∶1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C的浓度不再变化 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21.(8分)某同学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洁净的 量取待测液10.00 mL,并转移至锥形瓶中。⑵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 向待测夜中滴入2滴酚酞指示剂, 当 时,即达到滴定终点。⑶下列操作,会使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于量取标准液的滴定管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残留有蒸馏水。C.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排出气泡。D.在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E.滴定前读数时俯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仰视。⑷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
答题卷注意事项: 卷面扣分 1、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原试卷上无效,答案写错位置不得分。2、Ⅱ卷书写要认真,本次考试有卷面分。卷面太乱最多扣10分,较乱扣5分,只有某个题书写乱,本题扣为0分。17、(8分,每空2分)(1) 、 、 (2) 18、(10分,每空2分)(1) 、 。(2) ; (3) 19、(14分,每空2分)(1) 、 。(2)① ② (3) (4) 20、(12分,每空2分)(1) (2) (3) (4) (5) (6) 21、(8分,每空2分)(1) (2) (3) (4) 化学试题答案1—5、CDDBC 6—10、BDCDC 11—16、ADCBCA17.答案 (1) ②③⑦⑩,①②⑤⑧⑨⑪,④⑥。(2)ace18. Al2O3+3H2SO4=Al2(SO4)3+3H2O 、 2Al+3H2SO4=Al2(SO4)3+3H2↑(2)铝与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硫酸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3)a .19.(1)小于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所以T1小于T2。 (2)①A=D﹤B或B﹥A=D ② 中性 酸性 (3) 1:9 (4)2.0×10-10mol/L20.(1)3;(2) 或 (3)0.01mol/(L·s);(4)0.015mol•(L·s)—1 ;(5)35%; (6)CDE。21、⑴ 碱式滴定管 ⑵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⑶ ACE ⑷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