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3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3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3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1. 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用碱性废水中和处理酸性废水 B.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C. 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D.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中性溶液,用碱性废水中和处理酸性废水,可以防止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故A正确;B、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可以节约用水,变废为宝,应该提倡,故B正确;C、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也会污染海洋,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D、剧毒随着雨水进入池塘或河流中会引起水体污染,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残留,减轻对水的污染,所以应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故D正确。故选C。
2. 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一般用充气袋包装。充气袋中适宜填充的气体是( )
A. N2 B. SO2 C. O2 D. CO
【答案】A
【解析】油炸虾条、薯片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性气体氧化而变质,保存时,充入气体应为非氧化性气体,氧气氧化性较强,易使食品变质,A、N2不活泼,符合要求,故A正确;B、SO2有毒,故B错误;C、O2具有氧化性,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CO有毒,故D错误;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HClO B. CH3COOH C. C2H5OH D. BaSO4
【答案】D
【解析】A、HClO是弱酸,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 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C、C2H5OH酒精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 BaSO4属于盐,熔化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4. 下列外界条件的改变,肯定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物浓度 B. 反应温度 C. 体系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A正确;B、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B正确;C、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改变反应限度,故D错误;故选D。
5. 分子式为C4Hl0O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共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化合物是饱和一元醇,由于-C4H9含有四种结构,所以丁醇有四种,答案选C。
点睛:注意一元取代物的判断方法:①基元法:例如丁基有四种异构体,则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②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③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判断等效氢原子的三条原则是: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CH3CH3中的6个氢原子等同。
6.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 铝热反应 B. 铁与稀盐酸反应 C. 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D. 氢气与氧气反应
【答案】C
【解析】A、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氢气与氧气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选C。
7. 已知X2+Y2 ==2XY是放热反应,则下列各组物质中,能量最高的是( )
A. 1mol X2与1 mol Y2 B. 2 mol XY C. 1 mol X2 D. 1 mol Y2
【答案】A
【解析】参加反应的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物质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反应混合物,故A正确;B、生成物,能量低,故B错误;C、只有部分反应物,故C错误;D、只有部分反应物,故D错误;故选A。
8.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A. 反应物的状态 B. 反应物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的快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热化学反应中,影响反应热的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物质的状态、 反应物的量多少、反应物的活泼性等有关系,而与反应的快慢无关:D正确;
考点:考察影响反应热的大小的因素。
9. 已知化学反应A2(g)+ 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 mol AB(g)吸收6 kJ热量 B. 该反应热△H=(b-a)kJ • mol-1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热量,故A错误;B、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对应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C6H6(g)+ O2(g)=6CO2(g)+3H2O(g) △H=-3367. 8kJ • mol-1
B. CH4(g)+2O2(g)=CO2(g)+2H2O(g)△H=-846. 3kJ • mol-1
C. CO(g)+ O2(g)=CO2(g) △H=-283.0kJ • mol-1
D. 2C2H6(g)+5O2(g)=4CO(g)+6H2O(l) △H=-2720 kJ • mol-1
【答案】C
【解析】A、生成物水的状态不是液态,故A错误;B、生成物水的状态不是液态,故B错误;C、1 mol纯物质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故C正确;D、可燃物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C。
11.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2Z(g),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X) =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Y的物质的是( )
A. 小于 0. 6 mol B. 等于 1. 2 mol C. 等于 0.6 mol D. 小于 1. 2 mol
【答案】A
【解析】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X) =0.4 mol,反应的X为1.6mol,反应的Y为0.8mol,平均每分钟反应0.2mol,且随反应的进行,速率减慢,故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Y的物质的小于0.6mol,故选A。
12. 反应A(g)+2B(g)=2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0.15 mol • L-1 • s-1,②v(B)=0. 4 mol • L-1 • s-l,③v(C)=0. 3 mol • L-l • s-1,④v(D) = 0. 5 mol • L-l • s-1,则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将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其数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将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都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速率,
①v(A) = 0.15 mol • L-1 • s-1;②v(A)=v(B)/2=0. 2 mol • L-1 • s-l;③v(A)=v(C)/2=0. 15 mol • L-l • s-1;④v(A)=v(D) = 0. 5 mol • L-l • s-1;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是④>②>③=①,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判断,解题关键:将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侧重考查学生计算及判断能力,易错点:比较速率大小顺序时必须要统一单位。难点:换算时两物质计量数间关系,这也是易错点。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2Fe3++3H2↑
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32-+2H+=CO2↑+H2O
C. 氧化铜溶于醋酸:CuO+2CH3COOH =Cu2+ +2CH3COO- +H2O
D.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铁粉溶于稀盐酸生成Fe2+,因此A错误。.碳酸钙属于难溶性盐,不拆,B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除生成BaSO4,还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错误;氧化铜不溶于水,醋酸为弱酸都不拆,醋酸铜溶于水拆成离子,因此C正确;
考点:考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4. 已知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 3 kJ • mol-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57. 3 kJ最接近的是( )
A. 含1 mol C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H2SO4
B.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
C. 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KOH溶液
D. 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含1 molHCl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A、生成物CaSO4是微溶,故A错误;B、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生成2molH2O,故C错误;D、1molHCl和1 mol Ba(OH)2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
15.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