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u: 64
第 Ⅰ 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H2(g) | Br2(g) | HBr(g)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1.已知H2(g)+Br2(l)2HBr(g)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ΔH=-802.3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3. 反应4CO(g)+2NO2(g)N2(g)+4CO2(g)开始进行时,CO的浓度为4mol·L-1,N2的浓度为0,2 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6 mol·L-1,则此段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CO)=1.2 mol·L-1·s-1B.v(NO2)=0.3 mol·L-1·min-1
C.v(N2)=0.6 mol·L-1·min-1D.v(CO2)=1.2 mol·L-1·min-1
4.如图是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a为使用催化剂,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像是( )
5.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2N(g)xP(g) ΔH<0,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
B.反应开始2 min内,v(P)=0.1 mol·L-1·min-1
C.2 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6.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M(g)+N(g)P(g)+2 L(?)。在不同的条件下P的体积分数φ(P)的变化情况如图,则该反应( )
A.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B.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气体
7. 根据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8.(每空3分,共18分)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填序号)。
A.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1
B.H2(g)+O2(g)H2O(l)ΔH=-285.8 kJ·mol-1
C.2H2+O22H2O(l)ΔH=-571.6 kJ·mol-1
D.H2(g)+O2(g)H2O(g)ΔH=-285.8 kJ·mol-1
(2)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CaBr2+H2OCaO+2HBr②2HBr+HgHgBr2+H2↑
③HgBr2+ ④2HgO2Hg+O2↑
⑤2H2+O22H2O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并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 。
(3)利用核能分解水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 。
9. (每空2分,共20分)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反应速率 ,理由是 。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理是 。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理由是 。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 ,理由是 。
(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 ,理由是 。
10. (每空2分,共10分)830 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4 s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H2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v(正)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可能为 。
a.1 b.2 c.0.5
11. (每空2分,共10分) 已知2A2(g)+B2(g)2C(g) ΔH=-a 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和1 mol B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1)a (填“>”“=”或“<”)b。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C的浓度 (填“>”“=”或“<”)w mol·L-1。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C)=2v(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2)=2v正(B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5)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 。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参考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D | A | D | A | B | B | C |
8(1)B (2)HgBr2+CaOHgO+CaBr2 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 (3)①SO2+I2+2H2O2HI+H2SO4 ②2H2SO42SO2↑+O2↑+2H2O 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9(1)增大 增大反应物氢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不变 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减小 保持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N2,体积变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4)不变 保持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5)增大 升高温度,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
10(1)1 0.3 mol·L-1·s-1 (2)否 大于 (3)b
11(1)> (2)减小 (3)= (4)bc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