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 理综试题(word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56235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 理综试题(word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56235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 理综试题(word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56235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 理综试题(word版)
展开
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共计78分)
1.关于人体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的细胞膜的内部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B.该细胞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
C.该细胞富含氧气,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细胞核逐渐退化,只能存活120d左右
2.糖类和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分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可为细胞中的吸能反应直接提供能量
B.糖原和淀粉是真核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都含有和ATP一样的高能磷酸键
C.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是细胞膜具有双层磷脂分子的重要原因
D.脂肪是动植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易大量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苏氨酸在苏氨酸脱氨酶等酶的作用下,通过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细胞中异亮氨酸浓度足够高时,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抑制酶活性;当异亮氨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异亮氨酸脱离苏氨酸脱氨酶,使苏氨酸脱氨酶重新表现出活性,从而重新合成异亮氨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异亮氨酸的合成一定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B.细胞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
C.异亮氨酸的合成不需要其他酶催化其反应
D.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
4.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B.免疫活性物质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不属于信号分子
C.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
D.神经细胞若产生兴奋,则细胞内的Na+ 浓度高于细胞膜外
5.关于转录、逆转录和复制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中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
B.T2噬菌体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进行DNA的复制
C.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D.真核细胞中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C.有害突变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虽然亚洲与欧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B.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可以作食品的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C.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8.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C.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0.1mol H2 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
9.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
B.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 中间体A与香豆素-3- 羧酸互为同系物
D. 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水解
C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Ksp(AgI)碳酸>苯酚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且化学键的类型也完全相同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 Z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 Z
D.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
12.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厌氧细菌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B.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O42--8e=====S2-+4H2O
C.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
13.常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碳酸氢铵溶液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碳酸的Ka1数量级约为10-7
B.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主要与HCO3-反应
C.常温下将NH4HCO3固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D.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到18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9到21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之一,2019年2月13日首次“触及”到了该核电站内部的核残渣,其中部分残留的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可长达1570万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成要经过4次衰变和7次衰变
B.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C. 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15、2018年7月10日4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018年12月29日成功发射距离地面高度520千米的圆轨道的“云海二号”卫星。根据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的环绕周期为24小时,运行速度比月球小
B.“云海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比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大
C. “云海二号”卫星绕行速度比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大
D.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度比“云海二号”卫星的大
16、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连接质量为2kg的物块Q和质量为1kg的物块P,不计滑轮和轻绳间的摩擦。物块P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连接P的轻绳与斜面平行,初始时用手托着物块Q,Q离地面的高度为1m,然后由静止释放物块Q,在物块Q落地前瞬间,物块P的速度大小为(sin37°=0.6,cos37°=0.8,g=10m/s2)( )
A. B. C. m/s D.
17、如图所示,高为h的光滑绝缘曲面处于匀强电场中,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竖直平面,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曲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曲面表面上滑,到达曲面顶端B点的速度大小仍为v0,则( )
A.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
B.A、B两点的电势差为
C.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D.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18、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 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
C. 物体a 的加速度为0.4m/s2
D. 在0〜5s内.a 、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19、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接,为理想电流表。调整副线圈的滑动触头P,当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36V 36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A
B.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8V
C.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D.若矩形线圈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适当上移
20、中国球星武磊某次罚点球直接射门时,球恰好从横梁下边缘踢进,此时的速度为v.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足球质量为m,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W1,足球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2,选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B.在运动员触球到球从横梁下缘进门的过程中,足球机械能的变化量为W1-W2
C.足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D.运动员刚踢完球的瞬间,足球的动能为
2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为直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两个带电荷量均为+q、质量均为m的带电粒子a、b,同时从边界上两点垂直直径AB方向并沿该平面射入磁场,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均为,两入射点与圆心的连线跟直径AB的夹角均为30°,不计两粒子重力及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粒子都经过B点
B. a、b两粒子可以在磁场中相遇
C.a、b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为5:1
D.a、b两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偏向角之比为1:5
三、实验题(共计两道题,共计15分,其中第22题,6分;23题,9分)
2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61 g,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 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利用垫块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与纸带、细绳和砝码盘相连)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小车与纸带相连,但与细绳和砝码盘不相连)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A、B、C、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某次实验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和对应小车加速度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
0.10
0.15
0.20
0.25
0.30
小车的加速度a(m·s-2)
0.61
0.80
1.00
1.19
1.38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所示
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3 V)和内阻r,选用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量程为2 mA,内电阻为100 Ω)
B.电流表G2(量程为1 mA,内电阻为200 Ω)
C.电阻箱R1(0~99.99 Ω)
D.电阻箱R2(0~9 999 Ω)
E.滑动变阻器R3(0~1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F.待测电池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采用图1甲的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按照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线.
图2
图1
(2)图甲中利用电阻箱R1,将电流表G1改装成了量程为0.5 A的电流表,利用电阻箱R2将电流表G2改装成了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R1的阻值调到________ Ω.
(3)以G2示数I2为纵坐标,G1示数I1为横坐标,作出I2-I1图象如图2所示,结合图象可得出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2道题,总分32分,24题12分,25题20分,要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才给分)
图24
24.(12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质量为M,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⑴木板最终的速度;
⑵滑块相对木板运动的时间。
25.(20分)如图25-1所示,平行金属轨道、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轨道宽度。轨道处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5-2所示。轨道底端接有电阻,轨道电阻不计。轨道上端距底端处垂直轨道固定一金属棒,其质量,电阻。从时释放金属棒,在前的时间内,金属棒恰好一直保持静().
求:⑴ 在前的时间内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⑵ 金属棒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P
Q
N
M
A
B
图25-1
⑶ 如果金属棒滑到底端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从开始到金属棒滑到底端的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热量及流过电阻的电荷量。
B/T
t/s
1.0
0
2.0
2.5
1
2
图25-2
26.(14分)乙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根据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前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为:
(2)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只有甲烷 ②只有乙烯 ③烷烃与烯烃的混合物
(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该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防止暴沸 ②有催化功能 ③积蓄热量 ④作反应物
(5)将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 (用NA表示);
(6)利用A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有______(任填一种),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高温焙烧
煤
重晶石
浸取
趁热过滤
酸解
Ba(NO3)2粗品
硝酸
热水90℃
27.(14分)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含少量的SiO2、CaO和MgO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取Ba(NO3)2的工业流程。
高温
(1) 上述流程中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 。
(2) 焙烧过程中主反应为:BaSO4 + 4C === BaS + 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通过改变温度以及煤粉的用量可降低副反应发生。
物质的量( )
图2 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 )
图1 反应温度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温度(℃)
①依据图1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 以上。
②控制BaSO4的量不变,改变碳的物质的量,测得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2所示,判断原料中n(C) / n(BaSO4)至少为 (填字母):
a. 1.5 、b. 2.0 、c.3.75。
(3)已知BaS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90℃时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存在三种碱Mg(OH)2 、Ca(OH)2、Ba(OH)2。
①浸取过程中产生Ba(OH)2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三种碱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 (填化学式);
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是: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 。
(4)酸解过程中,向滤液中加入硝酸,即有硝酸钡晶体析出,稍过量的HNO3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是: 。
28.(15分)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工业上采用NH3-SCR法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它利用氨在一定条件下将NOx在脱硝装置中转化为N2。主要反应原理为:
主反应:a.4NH3(g)+4NO(g)+O2(g) 4N2(g)+6H2O(g) △H1
副反应:b.4NH3(g)+3O2(g) 2N2(g)+6H2O(g) △H2=-1267.1kJ/mol
c.4NH3(g)+5O2(g) 4NO(g)+6H2O(g) △H3=-907.3 kJ/mol
①上述反应中利用了NH3的 性质;△H1=____________。
②将氮氧化合物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的NO残留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是______(填序号)。a.1050 ℃
温度超过1000 ℃,NO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_。
图2
(2)已知:8NH3(g)+6NO2(g) 7N2(g) +12H2O(l) △H<0。相同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活化能Ea(A)、Ea(B)、Ea(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使用催化剂A达平衡时,△H值更大
b.升高温度可使容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c.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H=-746.8k·mol-1,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