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展开
2020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河水静置后变澄清 B. 糖放入水中消失
C. 菜刀放置后生锈 D. 瓷碗掉地上破碎
2.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编制该表的科学家是( )
A. 屠呦呦 B. 侯德榜 C. 道尔顿 D. 门捷列夫
3. 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5. 小明家里种的空心菜叶子发黄、茎纤细容易倒伏,他应该给空心菜施放的化肥是( )
A. KCl B. KNO3 C. Ca(H2PO4)2 D. CO(NH2)2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C. 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 石墨质软,可作电极
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D.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少的是软水
8.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9.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C.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 瑞德西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
11. 下列归纳总结都正确的选项是( )
A.安全常识
B.化学与生活
①瓦斯爆炸是甲烷引起
②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引起
①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农业
①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②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1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 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3.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则产生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14.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过氧化铜,高温加热
B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Cu
CuO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D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喝豆浆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__。
(2)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3)图书馆消防设备,应该配置______灭火器。
(4)N95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烟(C3H6)n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5)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6)75%的医用酒精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7. AgNO3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常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现有68g硝酸银固体,让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 一定条件 2Ag+2NO2↑+O2↑.请回答以下问题。
(1)AgNO3溶液一般储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
(2)请计算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若6.8g硝酸银固体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为ts,请在图中画出6.8g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并标注出产生气体的具体质量。
(4)如图是某硝酸银样品的标签信息,称取2g该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435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样品中硝酸银含量为______,标签信息是否正确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8.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如图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和最低化合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元素的名称是______,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出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
(3)201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5G芯片,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将SiCl4和H2在高温的条件下,转化为HCl和Si。
①请把第2个方框中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19. 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2、3、4、5、6、7、8、9分别是水、铁粉、木炭粉、氧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1代表的物质是水,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氧气,数字3和9代表的物质均为黑色,(“−”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3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工业上利用废铁(主要含Fe、Fe2O3和杂质,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化学式LiFePO4),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在酸性的条件下Fe2+能快速被氧化成Fe3+,其中氧化剂有H2O2、KMnO4、Cl2等。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3)步骤①中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
(4)写出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
(5)步骤②在调节温度和酸性条件下,Fe2+被空气中的氧气快速氧化成Fe3+,选择通入空气进行氧化,而不选择Cl2或KMnO4等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_,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
(6)步骤④中除了生成LiFePO4外,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液体和一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0. 下面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和基础实验技能操作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
(1)仪器名称:①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选“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
(4)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g 10%氯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氯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在图中面出水的液面。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
21. 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开启了项目性的探究。
【信息检索】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
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铵、硝酸铵、不溶性碳氢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等。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查阅资料,霾中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_。
活动二:煤燃烧产生有毒气体SO2和氮的氧化物,形成铵盐无机颗粒的过程如图:
①请写出SO3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酸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探究霾中铵盐无机颗粒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0g雾霾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a先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
b再滴入稀硝酸,振荡,观察
a产生白色沉淀,并且有 ______ 产生
b白色沉淀不消失
霾中含有铵盐
【分析总结】根据实验探究证明霾中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活动三: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交流讨论】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河水静置后变澄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糖放入水中消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菜刀放置后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碗掉地上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故选:D。
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史。
3.【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B.该图标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禁止接水标志,故错误;
D.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小明家里种的空心菜叶子发黄,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茎纤细容易倒伏,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握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作电极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知,用特殊催化剂不可把水变成汽油,故A错误;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错误;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D、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A、①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①③,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处白磷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②③,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处红磷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也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
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镓原子核外有4层,位于第四周期,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B、左上角属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镓的核内质子数为31,不是中子数,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没有单位g,故错误;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显+3价,氮最外层5个电子易得3个电子,显−3价,所以氮化镓表示GaN,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根据金属元素带有钅字旁(汞除外)解答;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解答;
D、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原子内各量的关系,熟悉化学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0.【答案】D
【解析】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分瑞德西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瑞德西韦中碳、氢、氮、氧、磷中5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5):(14×6):(16×8):31=324:35:84:128:31,瑞德西韦中磷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瑞德西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是甲烷燃烧发生爆炸,煤气中毒是由于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引起,故A正确;
B、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不能食用,故B错;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C错;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所以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错。
故选:A。
A、根据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和煤气中毒的原因回答本题;
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和灭火的方法回答本题;
C、根据甲醛有毒回答本题;
D、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的有毒物质。
12.【答案】B
【解析】解: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P是交点,故选项正确;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b>a=c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正确;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答案】D
【解析】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推理正确。
故选:D。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搅拌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H2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增大,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反应前溶质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B、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D、稀释碱性溶液时,pH减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蛋白质 贫血 乳化 液态二氧化碳 合成材料 CaF2 A
【解析】解:(1)豆浆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贫血;故填:蛋白质;贫血;
(2)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故填:乳化;
(3)图书馆消防设备,应该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二氧化碳气化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损坏图书档案;故填:液态二氧化碳;
(4)聚丙烟(C3H6)n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5)根据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反应前含有1个C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6个F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4个F原子,则X中含有1个Ca原子和2个F原子,故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6)75%的医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A。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6)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且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17.【答案】AgNO3见光易分解 85% 不正确
【解析】解:(1)AgNO3溶液一般储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原因是AgNO3见光易分解。
故填:AgNO3见光易分解。
(2)设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氮质量为y,
2AgNO3− 一定条件 2Ag+2NO2↑+O2↑,
340 92 32
68g y x
34068g=92y=32x,
x=6.4g,y=18.4g,
答: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4g。
(3)6.8g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如下所示:
(4)设样品中硝酸银质量为z,
HCl+AgNO3=AgCl↓+HNO3,
170 143.5
z 1.435g
170z=143.51.435g,
z=1.7g,
此样品中硝酸银含量为:1.7g2g×100%=85%<99.8%,标签信息不正确。
故填:85%;不正确。
硝酸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8.【答案】氯 AlCl3 S+6 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 SiCl4+2H2− 高温 Si+4HCl 置换反应
【解析】解:(1)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①的核电荷数为13,是铝元素,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化合价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表示为S+6;故答案为:氯;AlCl3;S+6;
(2)由图示中元素的化合价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可知,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故填: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第2个方框内是氢分子,数目为4个;故答案为:;
②由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硅和氢气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 高温 Si+4HCl.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SiCl4+2H2− 高温 Si+4HCl;置换反应。
(1)根据核电荷数确定元素的种类、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以及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C CuSO4+2NaOH=Cu(OH)2↓+Na2SO4 过滤 Fe+H2SO4=FeSO4+H2↑(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原料易得 温度相同,pH值越小,氧化率越高 2FePO4+Li2CO3+H2C2O4− 高温 2LiFePO4+H2O+3CO2↑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1为水,6为氧气,3和9从碳和铁的中选择,碳与其他不物质不反应,而9和8可以反应,因此可知9为铁,3为碳,铁与硫酸铜可以反应,所以8为硫酸铜,硫酸铜还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7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同时二氧化碳与水也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所以4为二氧化碳,因此可知1为水,3为碳,4为二氧化碳,6为氧气,7为氢氧化钠,8为硫酸铜,9为铁;
故答案为:C。
(2)7为氢氧化钠,8为硫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3)经过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4)铁、氧化铁与硫酸都可发生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任选一个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5)氧气在空气中就可以容易得到,氯气和高锰酸钾需要制备,不易制得;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温度下,pH越小,氧化率越高;
故答案为:原料易得;温度相同,pH值越小,氧化率越高。
(6)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还需含有氢元素,而含有氢元素常见液体则为水,所以产物除了LiFePO4外,还有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2FePO4+Li2CO3+H2C2O4− 高温 2LiFePO4+H2O+3CO2↑。
(1)根据题目中信息,可知1为水,6为氧气,氧气可与碳和铁发生反应,因此3和9从铁和碳中选择,然后根据9与8可以发生反应,推断8的名称,然后将剩余物质名称按照逻辑图进行推断,得出各物质名称;
(2)根据7和8的名称书写化学方程式;
(3)考查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
(4)根据物质组成书写化学方程式;
(5)根据反应物特点回答此题;根据图象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6)根据题目信息确定产物名称,然后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答案】铁架台 2KMnO4− △ K2MnO4+MnO2+O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2HCl+CaCO3=CaCl2+H2O+CO2↑ C 10 NaCl 10%
【解析】解:(1)①为固定仪器的铁架台;
故答案为:铁架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反应后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内部压强减小,容易造成倒吸,因此需要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2KMnO− △ K2MnO4+MnO2+O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装置C带有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U型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C。
(4)①所需氯化钠质量=100g×10%=10g;
故答案为:10。
②溶液总质量为100g,氯化钠质量为10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水的密度为1g/cm3,因此需要水的体积=90g÷1g/cm3=90cm3=90mL,所以量筒最低凹液面与90mL处读数相切;
故答案为:。
③书写标签时,物质名称在前,浓度在后;
故答案为:NaCl 10%。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后压强变化回答此题;
(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实验装置;
(4)①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计算此题;
②根据水的密度,计算所需水的体积,然后按照液体读数原则绘制液面;
③根据标签书写规则书写标签。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1.【答案】Pb、Hg H2O+SO3=H2SO4 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酸铵 硝酸铵 Ca(OH)2+CO2=CaCO3↓+H2O 霾中含有不溶性碳氢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解:活动一:霾中含有的Pb、Hg、Cd等金属元素是有害元素。
活动二:①SO3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SO3=H2SO4。
②要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分析总结】根据实验探究证明霾中含有硫酸铵,可能含有硝酸铵;
活动三:【实验结论】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是因为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填: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活动一:Pb、Hg;
活动二:①H2O+SO3=H2SO4
②刺激性气味气体;
【分析总结】硫酸铵;硝酸铵;
活动三:【实验结论】Ca(OH)2+CO2=CaCO3↓+H2O;
【交流研讨】霾中含有不溶性碳氢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有害金属以及雾霾的成因,铵盐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2020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河水静置后变澄清 B. 糖放入水中消失
C. 菜刀放置后生锈 D. 瓷碗掉地上破碎
2.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编制该表的科学家是( )
A. 屠呦呦 B. 侯德榜 C. 道尔顿 D. 门捷列夫
3. 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5. 小明家里种的空心菜叶子发黄、茎纤细容易倒伏,他应该给空心菜施放的化肥是( )
A. KCl B. KNO3 C. Ca(H2PO4)2 D. CO(NH2)2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C. 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 石墨质软,可作电极
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D.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少的是软水
8.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9.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C.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 瑞德西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
11. 下列归纳总结都正确的选项是( )
A.安全常识
B.化学与生活
①瓦斯爆炸是甲烷引起
②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引起
①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农业
①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②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1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 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3.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则产生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14.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过氧化铜,高温加热
B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Cu
CuO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D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喝豆浆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__。
(2)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3)图书馆消防设备,应该配置______灭火器。
(4)N95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烟(C3H6)n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5)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6)75%的医用酒精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7. AgNO3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常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现有68g硝酸银固体,让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 一定条件 2Ag+2NO2↑+O2↑.请回答以下问题。
(1)AgNO3溶液一般储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
(2)请计算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若6.8g硝酸银固体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为ts,请在图中画出6.8g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并标注出产生气体的具体质量。
(4)如图是某硝酸银样品的标签信息,称取2g该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435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样品中硝酸银含量为______,标签信息是否正确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8.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如图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和最低化合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元素的名称是______,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出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
(3)201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5G芯片,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将SiCl4和H2在高温的条件下,转化为HCl和Si。
①请把第2个方框中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19. 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2、3、4、5、6、7、8、9分别是水、铁粉、木炭粉、氧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1代表的物质是水,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氧气,数字3和9代表的物质均为黑色,(“−”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3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工业上利用废铁(主要含Fe、Fe2O3和杂质,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化学式LiFePO4),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在酸性的条件下Fe2+能快速被氧化成Fe3+,其中氧化剂有H2O2、KMnO4、Cl2等。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3)步骤①中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
(4)写出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
(5)步骤②在调节温度和酸性条件下,Fe2+被空气中的氧气快速氧化成Fe3+,选择通入空气进行氧化,而不选择Cl2或KMnO4等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_,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
(6)步骤④中除了生成LiFePO4外,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液体和一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0. 下面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和基础实验技能操作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
(1)仪器名称:①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选“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
(4)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g 10%氯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氯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在图中面出水的液面。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
21. 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开启了项目性的探究。
【信息检索】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
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铵、硝酸铵、不溶性碳氢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等。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查阅资料,霾中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_。
活动二:煤燃烧产生有毒气体SO2和氮的氧化物,形成铵盐无机颗粒的过程如图:
①请写出SO3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酸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探究霾中铵盐无机颗粒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0g雾霾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a先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
b再滴入稀硝酸,振荡,观察
a产生白色沉淀,并且有 ______ 产生
b白色沉淀不消失
霾中含有铵盐
【分析总结】根据实验探究证明霾中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活动三: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交流讨论】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河水静置后变澄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糖放入水中消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菜刀放置后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碗掉地上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故选:D。
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史。
3.【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B.该图标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禁止接水标志,故错误;
D.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小明家里种的空心菜叶子发黄,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茎纤细容易倒伏,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握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作电极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知,用特殊催化剂不可把水变成汽油,故A错误;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错误;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D、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A、①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①③,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处白磷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②③,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处红磷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也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
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镓原子核外有4层,位于第四周期,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B、左上角属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镓的核内质子数为31,不是中子数,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没有单位g,故错误;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显+3价,氮最外层5个电子易得3个电子,显−3价,所以氮化镓表示GaN,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根据金属元素带有钅字旁(汞除外)解答;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解答;
D、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原子内各量的关系,熟悉化学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0.【答案】D
【解析】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分瑞德西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瑞德西韦中碳、氢、氮、氧、磷中5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5):(14×6):(16×8):31=324:35:84:128:31,瑞德西韦中磷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瑞德西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是甲烷燃烧发生爆炸,煤气中毒是由于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引起,故A正确;
B、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不能食用,故B错;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C错;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所以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错。
故选:A。
A、根据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和煤气中毒的原因回答本题;
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和灭火的方法回答本题;
C、根据甲醛有毒回答本题;
D、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的有毒物质。
12.【答案】B
【解析】解: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P是交点,故选项正确;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b>a=c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正确;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答案】D
【解析】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推理正确。
故选:D。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搅拌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H2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增大,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反应前溶质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B、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D、稀释碱性溶液时,pH减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蛋白质 贫血 乳化 液态二氧化碳 合成材料 CaF2 A
【解析】解:(1)豆浆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贫血;故填:蛋白质;贫血;
(2)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故填:乳化;
(3)图书馆消防设备,应该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二氧化碳气化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损坏图书档案;故填:液态二氧化碳;
(4)聚丙烟(C3H6)n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5)根据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反应前含有1个C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6个F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4个F原子,则X中含有1个Ca原子和2个F原子,故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6)75%的医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A。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6)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且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17.【答案】AgNO3见光易分解 85% 不正确
【解析】解:(1)AgNO3溶液一般储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原因是AgNO3见光易分解。
故填:AgNO3见光易分解。
(2)设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氮质量为y,
2AgNO3− 一定条件 2Ag+2NO2↑+O2↑,
340 92 32
68g y x
34068g=92y=32x,
x=6.4g,y=18.4g,
答: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4g。
(3)6.8g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如下所示:
(4)设样品中硝酸银质量为z,
HCl+AgNO3=AgCl↓+HNO3,
170 143.5
z 1.435g
170z=143.51.435g,
z=1.7g,
此样品中硝酸银含量为:1.7g2g×100%=85%<99.8%,标签信息不正确。
故填:85%;不正确。
硝酸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8.【答案】氯 AlCl3 S+6 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 SiCl4+2H2− 高温 Si+4HCl 置换反应
【解析】解:(1)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①的核电荷数为13,是铝元素,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化合价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表示为S+6;故答案为:氯;AlCl3;S+6;
(2)由图示中元素的化合价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可知,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故填: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从+1价升高到+7价;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第2个方框内是氢分子,数目为4个;故答案为:;
②由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硅和氢气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 高温 Si+4HCl.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SiCl4+2H2− 高温 Si+4HCl;置换反应。
(1)根据核电荷数确定元素的种类、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以及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C CuSO4+2NaOH=Cu(OH)2↓+Na2SO4 过滤 Fe+H2SO4=FeSO4+H2↑(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原料易得 温度相同,pH值越小,氧化率越高 2FePO4+Li2CO3+H2C2O4− 高温 2LiFePO4+H2O+3CO2↑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1为水,6为氧气,3和9从碳和铁的中选择,碳与其他不物质不反应,而9和8可以反应,因此可知9为铁,3为碳,铁与硫酸铜可以反应,所以8为硫酸铜,硫酸铜还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7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同时二氧化碳与水也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所以4为二氧化碳,因此可知1为水,3为碳,4为二氧化碳,6为氧气,7为氢氧化钠,8为硫酸铜,9为铁;
故答案为:C。
(2)7为氢氧化钠,8为硫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3)经过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4)铁、氧化铁与硫酸都可发生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任选一个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5)氧气在空气中就可以容易得到,氯气和高锰酸钾需要制备,不易制得;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温度下,pH越小,氧化率越高;
故答案为:原料易得;温度相同,pH值越小,氧化率越高。
(6)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还需含有氢元素,而含有氢元素常见液体则为水,所以产物除了LiFePO4外,还有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2FePO4+Li2CO3+H2C2O4− 高温 2LiFePO4+H2O+3CO2↑。
(1)根据题目中信息,可知1为水,6为氧气,氧气可与碳和铁发生反应,因此3和9从铁和碳中选择,然后根据9与8可以发生反应,推断8的名称,然后将剩余物质名称按照逻辑图进行推断,得出各物质名称;
(2)根据7和8的名称书写化学方程式;
(3)考查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
(4)根据物质组成书写化学方程式;
(5)根据反应物特点回答此题;根据图象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6)根据题目信息确定产物名称,然后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答案】铁架台 2KMnO4− △ K2MnO4+MnO2+O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2HCl+CaCO3=CaCl2+H2O+CO2↑ C 10 NaCl 10%
【解析】解:(1)①为固定仪器的铁架台;
故答案为:铁架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反应后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内部压强减小,容易造成倒吸,因此需要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2KMnO− △ K2MnO4+MnO2+O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装置C带有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U型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C。
(4)①所需氯化钠质量=100g×10%=10g;
故答案为:10。
②溶液总质量为100g,氯化钠质量为10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水的密度为1g/cm3,因此需要水的体积=90g÷1g/cm3=90cm3=90mL,所以量筒最低凹液面与90mL处读数相切;
故答案为:。
③书写标签时,物质名称在前,浓度在后;
故答案为:NaCl 10%。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后压强变化回答此题;
(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实验装置;
(4)①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计算此题;
②根据水的密度,计算所需水的体积,然后按照液体读数原则绘制液面;
③根据标签书写规则书写标签。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1.【答案】Pb、Hg H2O+SO3=H2SO4 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酸铵 硝酸铵 Ca(OH)2+CO2=CaCO3↓+H2O 霾中含有不溶性碳氢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解:活动一:霾中含有的Pb、Hg、Cd等金属元素是有害元素。
活动二:①SO3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SO3=H2SO4。
②要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分析总结】根据实验探究证明霾中含有硫酸铵,可能含有硝酸铵;
活动三:【实验结论】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是因为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填: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活动一:Pb、Hg;
活动二:①H2O+SO3=H2SO4
②刺激性气味气体;
【分析总结】硫酸铵;硝酸铵;
活动三:【实验结论】Ca(OH)2+CO2=CaCO3↓+H2O;
【交流研讨】霾中含有不溶性碳氢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有害金属以及雾霾的成因,铵盐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