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压强与浮力知识点归纳(无答案)
展开第10章 压强与浮力知识点归纳
考点: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知识回顾】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实际上属于______力。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受力物体的表面。
【例题】 如图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变式练习】用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上,画出物体对墙壁的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回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1) (2)
(3) 有关。
【例题】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笑涵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的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 笑涵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由于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由于长方体铁块的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由于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以图中的长方体C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设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
考点:压强的应用
【知识回顾】1.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 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 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变式练习】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考点:压强的计算
【知识回顾】1.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公式中用F表示 ,用S表示 ,用P表示 。其中受力面积的单位必须为 。
2.计算压力的公式: ,计算受力面积的公式: 。
【例题】某记者报道:他在植物园内,看到一位老人伸手抱起一根长约3m,半径约0.2m的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如图甲,该木头就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其密度为0.2g/cm3.(g=10N/kg)
⑴请你通过文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并回答上述报道是否真实.
⑵若将该木头按图乙方式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求其对地面的压强;
【变式练习】
1.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它有两条履带,履带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m2,该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
2.“海宝”是 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状如图所示.为迎接世博会,某公园大门口的水平地面上安放一个大型“海宝”雕塑,其重力为3.6×104 N, 与水平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1.2 m2.g取10N/kg.求:
(1)该雕塑的质量是多少?
(2)雕塑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考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知识回顾】1.测量(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是 .
2.液体压强特点:
①液体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_______性,所以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都有压强;
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_____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_;
③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④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相同深度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例题】如图是课堂上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在②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所示的操作来进行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由⑤⑥两图所示的操作结果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4)在图③④⑤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盘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盘的橡皮膜面向不同的方向,由图示的结果可知 .
【变式练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比较1、2、3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同
B.比较1、4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比较4、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比较5、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考点:液体压强的定性比较
【知识回顾】液体压强只与 和 有关
【例题】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均为2N的圆柱形容器A和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下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深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变式练习】如图是我们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用到的溢水杯,当在溢水杯中装水后,溢水杯底所受到的水的压强的大小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 )
A.溢水杯的底面积 B.溢水杯的轻重
C.溢水杯的高度 D.溢水口的高度
考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知识回顾】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_____________作用而产生的。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
【例题】笑涵想用锥形瓶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托住锥形瓶,锥形瓶不掉下来
B.将锥形瓶置于深水中,锥形瓶中有水进入
C.让锥形瓶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锥形瓶粉碎
D.向锥形瓶中倒入开水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被吞入瓶内
【变式练习】
1.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2.笑涵用易拉罐完成下列实验:在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像皮泥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 (填“汽化”或“液化”)变成水蒸气,排出罐内的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水面的大气压 (填“>”、“<”或“=”=罐内的气压,从而将水压进罐内.
3.在一个密封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液体,现在容器的顶部打上孔并将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其中的液体最容易流出的是( )
A B C D
考点: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知识回顾】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一般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__________。
2.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例题】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_________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变式练习】范成大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当年在成都任知府时,曾到海拔3700 m的峨眉山旅游,著有《峨嵋山行记》,其中记叙了“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他自负地认为,峨嵋山上的水是“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余前知之”故“自山下携水一缶来。在范成大看来,山上“煮米不成饭”的原因是水的问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说明。
考点: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回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流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
【例题】经过两年的建设,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而根据目前实际的情况看,在沪宁高铁上开行的动车最高时速则维持在每小时330公里。这种“G”字头的动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的多.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动车进站时动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变式练习】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时,在倒置的漏
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当他将手指移开时,乒乓球没有下落.该现象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现象中,可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的是
A.氢气球离开手后升向高处 B.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C.人能够漂浮在死海海面上 D.船只并排航行易发生碰撞事故
考点:会画浮力的示意图
【知识回顾】浮力的作用点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处,浮力的方向是
【例题】1912年4月15日,英国白星轮船公司制造的一艘号称为“永不沉没的岛”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Titanic)号”沉入了海底,请在图中画出邮轮加速下沉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变式练习】有一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作出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考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知识回顾】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F浮= =_____ ____.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
和 有关。
【例题】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猜想1是正确的.
对于猜想2,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甲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大小不变,而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铁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无关.
结论:猜想2是错误的.
②乙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算出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等.
分析:由于铁块、铝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等,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不等,所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结论:猜想2是正确的.
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你认为 (甲同学/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具体指出他的错误是: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用一只重10N的铁桶从井中提水,若铁桶能装下300N的水,则当铁桶装满水从井中向上提起时(桶救灾未露出水面) ,人对桶的拉力为( )
A.310N B.290N
C.10N D.小于10N
考点:浮力大小的定性判断
【知识回顾】
1.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例题】2010年5月,美国“海神”号潜艇在太平洋成功下潜11000m深处,探秘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过程中,潜艇体积不变,则其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逐渐变大,浮力逐渐变大 B.压强逐渐变大,浮力大小不变
C.压强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变小 D.压强逐渐变小,浮力大小不变
【变式练习】
1.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逐渐减小到零 B.先减小后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逐渐增大
2.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C.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
D.从长江入海口驶向大海的轮船
3.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叶沉入水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考点:浮力的计算
【知识回顾】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称重法:F浮=________________
(2)压力差:F浮=_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漂浮条件:F浮== ________
【例题】体积为100cm3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浮力的方向是 .(g取10N/kg)
【变式练习】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2)木头的密度;(3)木头受到的浮力.
考点: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知识回顾】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若它所受的浮力______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将上浮;(2)若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将下沉;(3)若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悬浮。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于它的重力。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沉状态 | 力的关系 | 密度关系 | 是否平衡 | 最终状态 |
漂浮 | F浮=G物 | ρ物<ρ液 | 平衡 | 仍漂浮 |
上浮 | F浮>G物 | ρ物<ρ液 | 不平衡 | 成为漂浮 |
悬浮 | F浮=G物 | ρ物=ρ液 | 平衡 | 仍悬浮 |
下沉 | F浮<G物 | ρ物>ρ液 | 不平衡 | 成为沉底 |
沉底 | F浮<G物 | ρ物>ρ液 | 平衡 | 仍沉底 |
【例题】用手将一重为8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变式练习】
1.小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9.8N,如将该物体全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量时示数为7.8N,此时该物体所受浮力是 N.若该物体放入此液体中,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一个重12N,体积为8×10-4m3的小球,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开手后,小球将 (“上浮”、“下沉” 或“悬浮”),此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水的压强 (“变大”、“变小” 或“不变”)。
3.铝是一种密度较小的金属。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更轻的铝——泡沫铝,某种泡沫铝的密度只有0.18×103Kg/m3。把一块重10N的这种泡沫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它会________ (填“上浮”或“下沉”);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考点: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回顾】
1.一艘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它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例题】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质量相同的铝板、铜板制作容积相同的两只模型船,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 F乙(填“>”、“<”或“=”);它们能运载水的最大质量关系是m甲 m乙(ρ铝<ρ铜=(填“>”、“<”或“=”=.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水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若沿着图中虚线方向将该球切成a、b两块,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两块仍将悬浮 B.a、b两块都将上浮
C.a、b两块都将下沉 D.a将下沉、b将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