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第四课时】图形与几何-观察物体与周长北师大版(2014秋)
展开第1节
【第四课时】图形与几何-观察物体与周长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具准备
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知识点的整理。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整理
1.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关于图形与几何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出示目录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观察物体”和“周长”两部分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这部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3. 我们先来看“观察物体”这一单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4.“周长”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什么是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周长 周长的测量——能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
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计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二)典型练习题分析
1.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题目分析: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一个物体,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反的。
题目解答:
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 ) ( ) ( )
题目分析: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题目解答:
( ① ) ( ④ ) ( ③ )
3.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题目分析:应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多边形的周长。这个图形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把图形的周长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加两个小短边的长度。
题目解答:(12+8)×2 + 4×2 = 48(cm)
4.
题目分析:运用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两个图形拼在一起时,拼在一起的两条边就会减少,也就是周长会比两个图形的周长和减少2个4厘米。
题目解答:左面图形的周长:(4+7)×2=22(cm)
右面图形的周长:4×4=16(cm)
拼在一起的图形的周长:22+16-4×2=30(cm)
也可以按拼好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利用公式计算周长:
(7+4+4)×2=30(cm)
(三)巩固练习
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
2.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多媒体讲台,最多能看到( )个面。答案:3
3.
答案:
4.如下图,图形A是一个边长为24㎝的正方形。把图形A剪去两个等边三角形C和D后变成了图形B .图形B的周长是( )㎝。
(边长16㎝)
(边长8㎝)
答案:24×3+8×2+16×2=120(cm)
5.笑笑有两个大小相等,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塑料片,每个小长方形的长是5㎝,宽是2㎝。她用这两个长方形拼出如下的形状。
计算拼出的每种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答案:
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5+2)×2=14(cm)
14×2-5×2=18(cm)
14×2-2×2=24(cm)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