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西师大版5以内数的加法精品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的联系,认识加号、加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5张花的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
抽学生回答出:0,1,2,3,4,5。
教师:说一说,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从0到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在演示时,嘴和手要配合好,边说边做。
学生演示手指数数:0添上1是1,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请一名学生上台,教师发给他2支铅笔让他左手拿着。
教师:现在这位同学的手里有几支铅笔?
教师又发1支铅笔给他,让他右手拿着。
教师:现在他的两只手里有几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左手拿着的铅笔和右手拿着的铅笔合起来就是3支。
教师:对,这里的“合起来”用得非常好。
板书:合起来。
教师:你能用一个动作来演示“合起来”吗?
指名演示,然后引导台上的学生与其余学生一起用手演示“合起来”。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
[点评:从数的概念引入课题,在复习数的概念时强调“添上”“合起来”等动作,为加法的学习建立鲜明的表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好多人都买了车,车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出示例1挂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直走的有2辆车,又从支路上开来1辆。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就是3辆车。
教师:说得真好!这里的2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1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辆车呢?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2 1 3
教师: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就是3辆车。这里的2,1,3我们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
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7页自学,集体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2和1之间用“+”来连接,“+”叫加号。用“=”来连接1+2和3,表示2加1等于3。同时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2+1=3。
教师:“+”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以后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知识——5以内的加法。
板书:5以内的加法(一)。
教师: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抽学生读算式,教师板书:2加1等于3。
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2+1=3,这个算式除了可以表示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学生甲:可以表示2支铅笔和1支铅笔合起来是3支铅笔。
学生乙:可以表示2个人和1个人合起来是3个人。
学生丙:可以表示2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3朵花。
学生丁:可以表示2本书和1本书合起来是3本书。
……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秋天到了,菊花也渐渐地开放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例2图,左边贴3朵花,右边贴2朵花,再把花圈起来。
教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说出是把3朵花和2朵花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抽学生回答:用加法来计算,算式是3+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3+2=。
教师:对,把两部分合起来是用加法来计算。那么3+2等于几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
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
学生甲:我是1朵1朵地数的,1,2,3,4,5,就是5朵。
学生乙:3和2合起来组成5,所以3+2=5。
学生丙:我是从3的后面接着数2个,就是5。
学生丁:我用的是伸手指的方法,先伸出3个手指,加1个是4,再加1个就是5。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有的用了数数的方法,有的用了接着数的方法,还有的用了伸手指的方法。这就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简单,你也可以试试。
教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7页,看看例2,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请大家将“田”字格里的算式描一描,并把算式补充完整。在书写时,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学生甲:数字的写法不变,只是在写完一个数字之后不用再留空了。
教师:对,但是为了清楚、美观,我们在写完一道题后再留空。
学生乙:“+”要写在两个数的中间,“+”的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横线上。
学生丙:“=”的写法也要注意,它的两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横线的两旁,而且是一样长的。
3.教学例3
教师:我们会算、会写加法算式了,现在请孩子们拿出小棒,先摆4根小棒,再摆1根小棒。
学生摆小棒。
教师:一共多少根小棒呢?你能根据你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个加法算式吗?
学生甲:4+1=5。(教师板书:4+1=5)
教师: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乙:我写的是1+4=5。(教师板书:1+4=5)
教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问题要问这两位同学吗?
学生观察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样的小棒,却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引导学生发现一位同学是左边的小棒数加上右边的小棒数,而另一位同学正好相反。
教师:两位同学列的算式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都是4和1相加,结果相同,都是5。
教师:那你能写一个式子来说明4+1和1+4的关系吗?
学生:4+1=1+4。(教师板书:4+1=1+4)
教师:请孩子们拿出小棒。你能任意摆一组小棒,说出像这样的(教师指“4+1=5”和“1+4=5”)两个算式吗?
学生同桌摆小棒说算式,教师再抽学生汇报。
[点评:三个例题的教学有各自的重点,例1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例2探讨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加法算式的书写,例3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这样突出各自的重点,使难点得以分散。在理解加法的意义时,抓住“合起来”的表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起来,再通过“2+1=3还能表示什么”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普遍适应性。在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探讨中,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鼓励学生用“更简单”的计算方法,为计算方法的优化奠定基础。]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说一说,填一填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图意,如:1只母鸡和3只小鸡合起来是4只鸡,1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3只小鸡用数字3表示,4只鸡用数字4表示。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2.课堂活动第2题: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先根据算式来画图。如:3用3个三角形来表示,1用几个三角形来表示呢?把它画出来后,再利用图形计算出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填出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段廷敏)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片断)
【教学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前面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学生回答。(略)
教师:那你能填出下面方框里的数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数的组成: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不错。(教师一只手拿1束花,另一只手拿2束花)老师手中的鲜花漂亮吗?下面请注意观察有什么变化。
教师将左手的2束花与右手的1束花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把左边的2束花和右边的1束花合在了一起。
教师:怎样表示把左边的2束花和右边的1束花合在了一起?
学生一般的表示方法是:
教师:除了用数的组成“2和1合成3”来表示以外,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式,用加法来表示把2束花与1束花合在一起。先想一想左边的2束花我们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右边的1束花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2 1
教师:数学上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运算符号(在2和1中间板书“+”)来表示把左边的2束花和右边的1束花合起来,这个符号(指“+”)叫做加号(板书:加号),跟老师一起叫叫它的名字。
教师:加号表示把两部分东西合起来,以后我们遇到要把两部分东西合起来的数学问题时,就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计算。今天我们先研究5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教师:把2束花和1束花合起来一共有几束花?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此2+1就等于3(教师将算式板书完整),这个符号(指“=”)叫做等于号。这个算式就读作:2加1等于3。跟老师一起读读这个算式。
教师教读算式。
教师:在这个算式中,“2”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3”呢?整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分别说这个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后再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教师:在这里2+1=3表示左边的2束花和右边的1束花合起来一共是3束鲜花,它还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
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先做示范。
教师:把2颗糖和1颗糖合起来是3颗糖。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充分理解“2+1=3”的意义。
……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从数的组成入手,突出数的组成与加法的紧密联系,采用数的组成与加法相对应的方式,强调这两部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有效地借助数的组成来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学中采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把操作与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段廷敏)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优秀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5以内数的加法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5以内数的加法精品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西师大版11减几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11减几获奖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