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北师大版(2014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5797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苹果精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一节 除法意义
【第二课时】 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二、教学重点
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圆片、纸袋或塑料袋、印有苹果图案的答题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笑笑有12个苹果,想和大家分享。先请大家把苹果装在盘子里。
提问:
把它们装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一样多,可以怎样装?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尝试把12个苹果分装在3个盘子里。
(1)独立思考,理解题意,思考如何分。
(2)用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亲自分一分。
(3)小组交流,得到多种分法。
(4)全班分享: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5)提问:你能用图表示分的过程吗?
总结:
同学们虽然具体分的过程有所不同,但分的结果都是每盘4个,每份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2.探究第二种分法:
淘气拿来了袋子。
出示袋子图:
如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1)审题,明确分装要求——平均分。
(2)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亲自装一装。
(3)小组交流各自分的方法。
(3)在全班分享你的做法:边演示边介绍分法。
(4)能用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把你分苹果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3.两种分法的对比:
(1)同学们比较一下,两次分苹果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的苹果数同样多)
(2)两种分法又有什么不同?
(3)总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我们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用哪种方法,最后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ni shi 说一说什么是4.探索新的分法: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总多种平均分的方案:
预设:
①把12个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②每个碗里放3个苹果,可以摆在几个碗里?
③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一些6个袋子里,每个袋子放几个?
(3)采纳一个同学的方案,在答题纸上圈一圈。(用带有12个苹果的答题纸圈)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书P61-1题
2.圈一圈,填一填:书P61-2题
3.圈一圈,算一算:书P61-3题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分得的结果每一份的数量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几个一份地分;另一种是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是哪一种分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小学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精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精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