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课题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单元
第四单元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版本
人教部编版
册别
上册
课时划分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
2、了解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3、减少生活中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到循环使用和节约使用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认识到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2、通过分析“塑料袋漂流记”、知识窗、各国法律对塑料袋使用的规定等案例,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减少“白色垃圾”的迫切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
2、学会节约资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塑料的广泛作用。
2、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3、掌握减少使用塑料袋、制造“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减少“白色污染”的制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白色污染?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引入课题。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1、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1)讨论: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塑料制品?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盆子、杯子、衣架、玩具、塑料花、插座等,生活几乎离不开塑料制品。
(2)提问:为什么塑料制品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塑料具有价廉、质轻、易成型/可塑性强、耐用、防水等优点,是它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塑料垃圾为什么成了“白色污染”
提问:问什么塑料垃圾成了“白色污染”?
阅读“塑料袋漂流记”、“知识窗”。
师:塑料垃圾对全球地理环境和生物的持续、长久的巨大破坏和伤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循坏和节约使用,减少塑料制品对我们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3、各国法律对塑料袋使用的规定
师:例举孟加拉国、坦桑尼亚、意大利、肯尼亚对塑料袋限制的使用。
我国的“限塑令”。
提问:了解了我国的“限塑令”及现状,你有什么感想?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限塑令”的时代依然没有过去,要从自身做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4、塑料袋的“替身”们
师:可以通过使用环保纸袋、无纺布袋、帆布袋、绒布袋等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同时要记住循环使用,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和前后桌同学讨论,并举手回答问题。
引导性学习,让学生对“白色污染”获得更深刻的自身感悟。
课堂总结
塑料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尽量减少对此的使用,节约资源,循环使用,要避免塑料垃圾变成“白色污染。”
板书设计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1、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2、塑料垃圾为什么成了“白色污染”
3、各国法律对塑料袋使用的规定
4、塑料袋的“替身”们
课后作业
回家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并和同学一起探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13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认识——塑料制品应用广,探究感受——塑料制品的性能优,学习素材——塑料垃圾危害大,制定方案——环保卫士人人做,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环境污染大搜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