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蜜蜂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蜜蜂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对这句话中“大概”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去掉,去掉后并不影响表达的意思。
B.不可以去掉,原句说明这是“我”的一种猜测,并不确定。
2.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看:
我去看爷爷和奶奶。 ________
夫妻俩看到倒下的大树和卧在树枝下的大象。 ________
你看这个办法好吗? ________
卡琳夫妇吩咐大象看好娃娃。 ________
A.守护看管B.使视线接触人或物C.访问D.观察并加以判断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概(kài) 阻挡(zhǔ)B.测试(cè) 失误(wú)
C.逆风(nì) 长途(tú)D.陌生(mèi) 超过(chā)
4.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两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B.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C.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
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课文是按“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顺序记叙的。
B.《蜜蜂》一文选自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C.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D.“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大概”表示一种猜测,不确定,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鲜花 观察( ) 一( )植物学家
( )的阳光 修建( ) 一( )蜂窝
( )的笑脸 展示( ) 一( )本能
7.读拼音写词语。
rónɡ huà wǔ dǎ yún chèn qīng shuǎnɡ
( )( )( )( )
xùn sù wēi wǔ kuā jiǎnɡ mò fēi
( )( )( )( )
8.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蜜蜂》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9.文学常识填一填。
1.《蜜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填国家名)的 (填人名).
2.法布尔的代表作是《 》。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 ,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10.照样子,写词语。
确确实实(AABB式)
冲过来(表示动作的) 过 过 过
三、语言表达
11.快乐图书角。
课文节选自《昆虫记》。请把这本书找来和大人一起读一读,列出两种你从这本书中认识的昆虫,并写出它们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名字: 特点:
名字: 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侧 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 挎)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2.用“√”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遥远——( ) 大概——( )
14.用短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寻找: 。
15.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孩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 → → → 。
轻松阅读。
袋鼠
袋鼠是一种有趣的动物。母袋鼠的腹部长着一只口袋,幼小的袋鼠经常呆在妈妈的口袋里。大袋鼠有两米高,前肢短,后肢发达,能跑善动,一小时能跑六十公里,三米多高的障碍、七米多宽的河也能一跃而过。它的尾巴又长又粗,休息的时候,一条大尾巴,加上两条腿,形成一张三枝脚的凳子。袋鼠全身都是瘦肉,可以吃,可以做皮箱、皮鞋、皮袄和手套。
16.这段话一共有 句话,都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17.按作者所写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各项。
A.袋鼠的用途 B.袋鼠能跑善蹦 C.袋鼠的口袋 D.袋鼠的尾巴
18.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袋鼠能跑善蹦的原因是什么?
(2)哪句话可以证明袋鼠能跑善蹦?
五、书面表达
19.妙笔生花。
学会观察就会有很多的发现!同学们,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请你写一篇观察日记,把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写下来。注意日记格式。
《14.蜜蜂》参考答案
1.B
2.ABCD
3.C
4.C
5.B
6. 美丽 植物 位 灿烂 宫殿 个 可爱 才华 种
7. 融化 舞蹈 匀称 清爽 迅速 威武 夸奖 莫非
8.从这三个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我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第一个句子,用“二十只左右”而不用“二十只”,说明作者做实验时,也不是正好“二十只”,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存在意外的情况。用“好像“说明是自己的猜测,蜜蜂到底是不是“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谁也说不准。说明用词的严谨、准确。
第二个句子,用“大概”而不用表示确定的词,也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句子,用“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做实验的认真,让自己的女儿协助自己记录蜜蜂回巢的时间,做到准确无误,可见实验过程的一致不苟。
9. 1.法国 法布尔 2.昆虫记 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
10. 平平常常 高高兴兴 冷冷清清 飞 来 跑 去 飘 来
11. 蝈蝈 蝈蝈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秆上爬行、栖息、觅食,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果等。 蟋蟀 蟋蟀在选择住处时,不会选择天然形成的隐蔽场所,因为这些洞都不合适,它们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没有安全保障,它们通常选择那些排水条件优良,有充足阳光的地方,选好了还要自己动手建造。
12.mēn jī 测 跨 13. 远方 大约 14.小兔子寻找回家的路。 15. ② ① ④ ⑤ ③
16. 5 鼠是一种有趣的动物。 17.C、B、D、A 18. 大袋鼠有两米高,前肢短,后肢发达。 一小时能跑六十公里,三米多高的障碍、七米多宽的河也能一跃而过。
19.例文:
观察绿豆发芽日记
我用了一个塑料瓶,装了一些土,种了几颗绿豆,浇好水,就开始等待着绿豆的发芽。
几天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绿豆成功地发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苗。我看着他们,觉得他们像一个个骑士,带着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奋力地挣扎着,一个个都想争谁是第一个钻出来的,第一个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我的豆苗都长高了,长大了。我用尺子大约量了一下,没想到长得快的已经了两厘米,慢的也长了一毫米。我可是高兴极了,希望自己种的绿豆越长越快。
大约又过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时,竟然发现他们又长了一点。虽说很高兴,但是还是有那么一点失望,可能是因为我无法量出他们的根有多少长吧。因为如果有了根的长度,就能知道他们的总长是多少,这样会让我对这几棵绿豆苗的怀疑略微缩小一些吧。
又过了一些时间,这些豆苗竟无缘无故地长出了一些圆圆的小东西。我左看看,右看看,却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我便去问了妈妈,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的果实呀!但是我却又想把他们给摘掉,好喜欢这种小东西,不过我还是忍住了。看看还会长出些什么?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耐心,着急可是不行呀。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ABCD
C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蜜蜂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蜜蜂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