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古诗三首巩固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3.古诗三首巩固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6页。
3.古诗三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2.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 )A.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寒食东风御柳斜。)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脉脉不得语)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 )D.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宫殿 王侯 蜡烛B.朴素 文张 寒食C.充盈 牵牛星 咏络D.栖息 桂花 乌鸭4.在诗句“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御柳”的正确解释是( )A.刚刚种的柳树 B.已经长大的柳树C.皇城外的柳树 D.皇城里的柳树5.下列诗句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A.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填空题6.读拼音,写词语。hàn ɡōnɡ pǔ sù wén zhānɡ qī xī qīnɡ yínɡ ( ) ( ) ( ) ( ) ( )wū yā kū qì wánɡ hóu wū yā yínɡ yínɡ( ) ( ) ( ) ( ) ( ) mò mò hán qínɡ ( )7.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结合学过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知道这几句诗描绘的画面是下图中的( )。结合图片,我能够感受到织女 的心情。A. B.C. D.8.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翻译古诗《寒食》: 《十五夜望月》: 《迢迢牵牛星》: 10.填空。(1)《寒食》是 代诗人 的作品。(2)《迢迢牵牛星》选自《 》,写作的大致年代是 ,本诗借 的传说,表达了 之情。(3)《十五夜望月》是 代诗人 的作品, 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 。三、语言表达11.《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表达了大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暗尘: (2)逐人: (3)游妓: (4)金吾: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4.“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 课外类文阅读。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①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②帝京。三百内人③连袖舞,一时天上著④词声。【注释】①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②动:震动。③内人:宫中歌舞艺伎,入宜春院,称“内人”。④著:同“着”,犹“有”。17.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旦 C.清明节 D.元宵节18.诗句中“ ”点明了时间,“三百”形容 。19.第2句中的“动”字用得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0.诗中既有鸟瞰式全景,也有特写式近景,用“ ”画出鸟瞰式全景的诗句,并结合注释,把该诗句描绘的画面写下来。 《3.古诗三首》参考答案1.D2.A3.A4.D5.C6. 汉宫 朴素 文章 栖息 轻盈 乌鸦 哭泣 王侯 乌鸦 盈盈 脉脉含情7. B 与牛郎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悲伤8.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两个人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9.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10. 唐 韩翃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牛郎织女 相思 唐 王建 中秋节11.寄托感情于月亮,诗人本该团聚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庭之时,却在品尝亲人隔绝的思念之苦,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12. 暗中飞扬的尘土。 追随人流。 歌女、舞女。 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13.火树、银花、星桥。统领全诗,为下文奠定欢乐的基调,引出对元宵节具体景物的描写。 14.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15.寓情于景。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希望元宵节匆匆而过之情。 16.示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17.D 18. 正月中旬 人数众多 19.我从中体会到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凡的场面。 2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题号12345 答案DAA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