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1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2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3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4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5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6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7页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整合过关(习题课件),共26页。
    第二单元整合过关二 船的研究项目一:船的发展历史在“船的研究”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船的发展历史,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关于船的描述,错误的是( B )B2. 按船只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是( A )① 钢铁蒸汽战舰 ② 木制战舰③ 独木舟 ④ 常规潜艇A3. 明朝时期,造船业非常发达,郑和下西洋使用的船应该是( B )B4. 使用相同长度竹竿(如图)制作竹筏模型时,下列可提升载重量的是( C )C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帆是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利用风帆,靠风力推进的船就称为帆船。历史上,风帆航海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的航海史有3000多年是风帆史。15世纪初期,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次出海,到达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早期的帆只能固定在桅杆上,并不能转动,因此只有顺风的时候才能够扬帆起航,逆风的时候只能使用人力摇橹。后来,在不断的航行经验积累中,古代的人们也掌握了逆风行驶的技术。人们通过调整船头的角度,抵消风吹动船身的偏移。这样虽然借到的风力小一些,但是仍然能够利用风得到前进的动力。这就是逆风行驶。早期的船都是只配一条桅杆及一面帆,帆的面积也较小,获得的风力并不强。后来随着船型体积越来越大,一面帆明显动力不够。于是就逐渐增加到两桅船、三桅船。到了我国宋代,船业和造船技术极为发达,三桅船和四桅船就很常见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中后期,大多数船又改成了两到三根桅杆的设置,当时的人们把帆的数量减少,把帆的面积增大,高度加高,能够利用的风力反而更加充分了。郑和七下西洋时所用的帆船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明史·郑和传》中记载,63艘宝船分上下四层,每条船上有9根桅杆,可以挂12张帆。船锚重几千斤,需要两百人同时操作才能够起航,每艘船可容纳上千人。古代的船帆经历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由繁入简并非技术倒退,反而是对船和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1) 中国明代郑和率领船队出海,所使用的帆船都是  B 驱动行驶的。(2) 下列关于帆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B C (3) 古代人们掌握的逆风行驶技术是指  C 。(4) 下列关于帆船动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B 。C B (5) 郑和所用的船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  A 。A 项目二:用不同材料造船在“船的研究”这一单元中,我们知道了不仅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我们可以利用沉的材料造船,这是因为我们( A )2. 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B3. 汤圆刚放入锅中时会沉入水底,煮熟之后却会浮起来,最主要是因为( C )4. 海面上浮着许多冰山,这说明( A )CA5. 如图所示为杭州西湖中的一艘游船。请结合上课时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这时候,船受到的浮力应该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2) 一批游客上岸之后,船身将会  上浮一些 (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3) 西湖底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受到的浮力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受到的重力。等于 上浮一些 小于 (4) 如果将这艘游船运至大海,它将会  上浮一些 (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5) 2017 年 4 月 26 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航空母舰用钢铁打造,满载排水量一般高达几万吨。同体积的钢铁的质量远远大于水的质量,用它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航行自如的原因是  用钢铁造的船排开的水量非常大,浮力非常大 。上浮一些 用钢铁造的船排开的水量非常大,浮力非常大 项目三:设计制作船在“船的研究”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船的相关知识,并且学会了设计,制作船,测试船的性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我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曾到达过海面下7000多米进行科学考察。蛟龙号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的主要原因是( A )A2. 如图所示,四个外形相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木球静止在水中,其中能判断是空心还是实心的球是( B )B3. 如图所示,聪明的镁镁制作了一个潜艇模型。(1) 为使潜艇模型下沉,必须通过进排气管处  B 。(2) 要改变潜艇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潜艇的  B 。B B (3) 潜艇在水下时,在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A 。(4) 鱼也可以在水中沉浮自如,但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来改变沉浮的。A A 4. 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龙舟比赛在浙江温州举行。赛龙舟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后传入日本、越南及英国等。(1) 龙舟的形状一般都是流线型(如图),船身长而窄,头尾细而尖,这样的设计最主要是为了  B 。 B (2) 钠钠和组员在研究船的大小与载重量的关系时,制订了三个方案,如图。① 选择方案1进行制作时,船舷高为 2 cm,船的体积为  128 cm3。② 钠钠和组员使用垫圈测试铝箔船载重量,下列垫圈摆放方式最合理的是  B 。2 128 B ③ 钠钠和组员在测试方案1小船时,当垫圈加到33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32 个垫圈。④ 通过测试三艘铝箔船的载重量,得到如下结果:32 分析表格,我们知道方案2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为  27 个垫圈。结合方案1、2、3的设计图,分析表格数据,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27 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3) 钠钠和组员在测试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时,小船的航行方向出现了下图所示的偏移,他们应该  A 。A (4) 如果你是设计制造龙舟的工程师,在设计制造龙舟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龙舟的大小、形状、载重量(合理答案均可) 。(至少写出2种)龙舟的大小、形状、载重量(合理答案均可)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