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 教案
人教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28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28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设计,共6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版)第二十八课内容。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引入《初识人工智能》这一课题,旨在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AI)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应避免复杂的技术原理和深奥的编程知识,而是侧重于生活化、趣味化的实例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是改善生活、提高效率的得力助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需注重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如能够熟练操作鼠标、键盘,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识别并理解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计算思维: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体验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对编程和算法的兴趣。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工具(如在线AI体验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尝试,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负责任的信息技术使用态度。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并理解生活中的信息科技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感受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在不涉及复杂技术细节的情况下,让学生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以及认识到人工智能使用的伦理边界。
设计原因:重点的设置旨在建立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认知框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难点则在于平衡知识的趣味性与深度,既要避免过于晦涩难懂,又要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智能家居、语音助手等,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
任务驱动法:设计一系列任务或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学习。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和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
课件、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教师活动: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你发现身边都有哪些人工智能应用了吗?在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你知道人工智能也带来了风险和安全问题吗?
学生活动:听故事,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活动1: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
教师活动:
了解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航空航天、交通、医疗、教育、物流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感受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说一说:你体验过下面的人工智能应用吗?
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应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展示和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人工智能的感性认识。
活动2: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活动:
搜索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视频,了解这种人工智能应用。
2.你使用过人工智能画图吗?选择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体验创意画图的乐趣。
设计意图: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魅力,初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思考AI创作与人类创作的异同。
活动3: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教师活动: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多技术突破和新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安全事件。
1.AI歌手引发安全思考。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真人歌手已有的歌曲数据,可以训练出效果逼真的AI歌手。搜索真人歌手和AI歌手的声音,听听有何异同。
歌手的声音可以被人工智能模仿,你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声音被模仿吗?
设想一下,可能会带来什么安全风险?
2.“AI换脸”成为诈骗工具。
某公司负责人甲的“好友”突然打来视频电话借钱,甲在确认过对方长相和声音后,给对方转了一笔钱。
事后发现,骗子提前搜集甲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利用“AI换脸”“AI 换声”等虚假音视频,假装好友实施诈骗。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用来规范人工智能的有序发展和安全使用。
我们需要及时关注这些新法规,指导自己和家人合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重点知识:
1.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使生活丰富多彩。
2.人工智能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要谨慎对待人工智能的新风险。
学生活动:
1.搜索了解更多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2.回家在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中安装一款人工智能运动软件,带领全家人锻炼。
设计意图:
此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信息科技的可能发展方向,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与潜在风险。
鼓励学生保持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未来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力量。
学生活动:
反思并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体验以及对其安全问题的思考。
提出自己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期待或疑问,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与升华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深化对人工智能的全面理解。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憧憬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
在本次《初识人工智能》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也初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关,也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引导性,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全面的思考框架。
此外,我还将考虑增加一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如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人工智能项目设计或竞赛,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次《初识人工智能》的教学设计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兴趣和热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30课 在线安全防范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29课 了解自主可控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27课 感悟在线社会教案设计,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