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木兰诗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木兰诗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9《木兰诗》pptx、木兰代父从军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多次被改编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北朝民歌《木兰诗》就讲述了这个故事。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这首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出她的女儿情怀。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郭茂倩】(1041—1099年),字德粲,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
《乐府诗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机杼 可 汗 鞍 鞯辔头 金柝 云鬓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鞍马,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战马的鸣叫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牺牲了,有的多年胜利归来。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驰骋千里马,回到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木兰)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文: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同伍的士兵,士兵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只 今:转折连词)
(古:父亲 今: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古:外城 今:仅用作姓氏)
(古:眯着眼 今: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古:门 今: 人家、门第)
(古:跑 今:行走)
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决定代父从军,做好准备,踏上征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说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并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家中 (愿代父征)途中 (辞家而去)战场 (十年征战)朝堂 (建功受封)家中 (亲人团聚)
——详写——详写——略写——略写——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
1.内容: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2.结构: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1)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的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
(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有详有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倾向。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战胜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慕功利、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一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 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看哪些地方叙述得 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二 《木兰诗》富有民歌特色,如以叠音词描绘事物, 以口语化的问答表现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 行为情态,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 出一两例,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 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 让你感动?
四 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 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五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 节奏,感受其质朴刚健的风格。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巾帼英雄,与同学们交流。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樊梨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之人,其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梨花后嫁于薛丁山为妻,曾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巾帼英雄。
在薛家被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 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你认为是真的吗?说说你的理解。
决定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还朝辞官还乡与亲人团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木兰诗教学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文体介绍,字音正读,听读课文,梳理情节,木兰辞官,概述故事情节,课后作业,第二课时,语言简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背景图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木兰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课文细析分析人物形象,学写对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木兰诗评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章,背景资料,关于花木兰,花木兰,字词正音,第二章,诗歌朗读,课文翻译,梳理情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