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机械和功第二节 滑轮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机械和功第二节 滑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3.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4.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5.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点】
1.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2.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教学难点】
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扳手、水龙头、长木板等.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二、新课引入
师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
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
师 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三、进行新课
滑轮的种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出来杠杆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通常由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圆轮构成.你们知到它叫什么吗?
生:滑轮.
师:生活中,你通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见到滑轮?
生:工地上.
(1)滑轮及其结构:由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圆轮构成的简单机械叫作滑轮.滑轮的结构如图甲所示.
(2)滑轮的种类
师:滑轮有哪些种类?
生:定滑轮和动滑轮.
①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如图乙中旗杆顶部的滑轮即为定滑轮.②动滑轮:使用时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如图丙中提升重物所使用了滑轮为动滑轮.
(3)滑轮组
师:多媒体展示滑轮组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滑轮?
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板书: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装置叫作滑轮组.如图所示.
师:上面两个滑轮组都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生活中的滑轮组可以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成.
滑轮的工作特点师 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110图9.2-2,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升国旗时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却向上升?为什么大人能将桶吊到二楼?
生思考、发表看法.
1.探究不同滑轮的工作特点
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
师 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111),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
设计表格(供参考)
师: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使用定滑轮提升钩码时,拉力的大小与钩码受到的重力相等,拉力方向与钩码被提升的方向相反,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相等.
师: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时,拉力近似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一半,拉力方向与钩码被提升的方向相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钩码被提升高度的2倍.
板书:
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②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师 请同学结合刚才探究的结论,联系实际事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学生回答:
①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时,使用定滑轮,如站在地面上升旗的装置.
②需要省力,用较小的力提起较重的物体时,使用动滑轮,如建筑工地上吊起建筑材料的装置.
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解析:图甲是定滑轮,图乙是动滑轮.由于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须给汽车提供至少800N的拉力,因此,如果利用甲图,则人必须至少施加800N的力才能把汽车拖出泥潭.如果使用乙图,人只需提供400N的拉力即可拖出汽车.由此可见,乙图更省力.
答案:800 400 乙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定滑轮可以任意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动滑轮是否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省一半的力?
学生猜想:这是肯定的,因为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教师出示以下例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点.
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20N B.25N C.30N D.35N
解析: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能省一半的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由端拉力的方向应与阻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从图示装置看, 力F的大小要大于动滑轮与重物总重的一半,答案为D.
答案:D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比较
2.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师 我们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那能否把二者的优点都利用起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机械呢?
生讨论、交流.
师 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将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师 像这样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当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其关系.
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并在黑板上画出甲、乙两组不同的滑轮组,并演示组装,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个钩码提起来.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说说甲、乙两个滑轮组中动滑轮的绕线方法有何不同.
师 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承担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师 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甲有2段,乙有3段.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股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如图所示,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让学生体会相同数目的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不同,导致省力多少不同.)
教师让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则为奇数段绳子;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则为偶数段绳子),并且进一步总结出绳子自由端拉力移动距离s和物体移动距离h之间的关系:s=nh.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滑轮组的组装”,并讲解.
滑轮组的组装(多媒体课件)
组装滑轮组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由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或 ,可得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应取整数,且要采用进位法.也可以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确定,即 .
(2)确定滑轮个数.
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为偶数时,按照每个动滑轮有2段绳子承担,则动滑轮个数为n/2,定滑轮个数为 ,即比动滑轮少1个,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一个定滑轮,这时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当n为奇数时,如不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则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均为 ;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1个定滑轮,即动滑轮个数为 ,定滑轮个数为 .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可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
(3)确定绳子的起点.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即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确定.
例题3(用多媒体展示)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做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解析:甲图为一个定滑轮,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故拉力大小等于阻力f,即F甲=f;图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拉力F乙=1/2f;图丙由一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有三段绳子承担,故拉力F丙=1/3f.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B项.
答案:B
师:滑轮和滑轮组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能举例吗?
生:起重机和升降机、帆船控制装置、升降晾衣架.
师 我们通过学习杠杆,知道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省距离,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二倍的距离.大家思考,有没有一种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呢?
生思考、交流、讨论:省力的机械就必定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必定费力,没有一种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
[教师结束语]
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了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移动两倍的距离.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方向.这节课就学到这.好,谢谢大家!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四节 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