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备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害物质的循环过程,有色金属冶炼,土壤表面,植被表面,浮游动物,铅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胡杨能抗干早、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做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1. 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
胡杨能抗干早、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做立于大漠,其枝千往往呈现出干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
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
你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这些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进入你体内之前存在于什么物质中?
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大气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
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是怎样维持的呢?
【思考·讨论】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1. 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 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
3. 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特点:由于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碳含量的作用: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水圈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增加;大气中的CO2局部短缺,水圈中的CO2也能及时进入大气。
【与社会的联系】温室效应
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力提倡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循环途径: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生态系统: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特点:具有全球性别名: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依据: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应用:对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举例:可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稻田中养鸭养鱼,动物的取食、消化能促进物质循环,它们排出的粪便中氮、磷等可供水稻吸收利用,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还可为水稻的光合作用补充原料。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这是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的循环过程。
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较快地通过食物链回归非生物环境呢?
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DDT、六六六等。
一些重金属,如铅(Pb)、镉(Cd)、汞(Hg)等。
碳、氮等元素的循环过程
进入体内的铅,形成多种比较稳定的铅化合物,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导致铅不易被排出,从而积蓄在体内。
铅是毒性很强的化学元素,原本以比较稳定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但人类活动加速了铅循环,改变了铅在环境中的分布。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
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有机化合物一些放射性物质。
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
【探究·实践】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细胞核的分布,细胞核的结构,双层膜,染色质,极细的丝状物,DNA,蛋白质,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备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个体的年龄状况,种群的雌雄个体数目,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取样方法,hm2,只标记的15只,本课学习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因素,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