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学会自我保护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学会自我保护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的“能够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学段目标中的 “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课程内容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部分的“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知识,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框是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的第一课《青春正当时》的第三框题《学会自我保护》。本框在了解男女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优势互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直面青春性困惑,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识,学会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中学生刚踏入青春期,身体的快速发育促使性意识觉醒。他们对两性差异好奇,常在私下讨论,但课堂上又羞于谈及。认知上,有身体变化的初步感知,却对性心理知识了解不足,还受网络错误信息误导。情感上,向往与异性交往又迷茫无措,易从众。行为表现为与异性相处青涩,面对性骚扰、性侵害缺乏辨别力与反抗勇气。教学时要营造宽松氛围,巧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两性观。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知识和渠道;
2.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能力;
3.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学会正确对待两性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能力。
难点:
1.观念突破:敢于直面性话题,打破羞涩,坦然交流,学会正确对待两性关系。
2.知识内化:真正理解并将预防性侵害知识融入日常行为。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文章节选
展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小说节选材料: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设问:看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活动任务:结合文章节选以及已有知识分析并回答。
教师总结:有人说:中国人最缺的两种教育,一个是死亡的教育,一个是性教育。关于性教育,这个人生如此重要的课题,我们不能只靠“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推开这扇重要的知识大门,正视青春性困惑,抵御青春性侵害,开启成长新篇章。
设计意图:借知名文章话题引发情感共鸣,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意识到性教育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结合青春期的切身困惑,凸显只靠“悟”的无力,激发求知欲,为后续学习性心理、两性交往等知识营造氛围、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情境材料1】
困惑一:课前小调查(课前智慧平板推送问卷)
设问:
1.步入青春期,伴随性成熟,你有哪些困惑?(匿名提交)
2.当遇到与性有关的困惑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情境材料2】
困惑二:“是我太较真了吗?”
@柠檬树下柠檬果:班里有男生当着我的面用不雅的语言开一些玩笑,他的话让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只波罗:你太敏感啦,别这么较真,真没劲。
@柠檬树下柠檬果:是我太较真了吗?是不是真的是我搞错了?
设问:
你如何看待“我”的困惑?是“我”太较真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展示预设学生回答:
1.小组 A:我们觉得你不是较真,那些男生说不雅语言本来就不对,公共场合该注意言行,你有权维护自己的感受。建议你直接严肃告诉他们“请尊重我别再说这种话”,让他们知道你不喜欢。
2.小组 B:……
展示补充材料:
“一个玩笑,如果你不会说给你的妈妈和你的女儿听,那你也不应该说给你的女同事和女同学听。”
情境任务:分享青春期性困惑,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任务说明:
通过匿名分享促进学生进一步参与。
情境任务: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我”遇到的情况,探讨“我”是否真的较真,并为“我”提供应对这种情况的建议,最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
任务说明:创设校园真实情境,激发共情与思考。借小组讨论,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理解冒犯之错,积极出谋划策,锻炼解决问题能力,深化人际交往认知,为学习两性关系知识筑牢根基。
教师总结:通过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这才是成长该有的模样!
设计意图:以课前小调查了解学生青春期性成熟的困惑,精准把握学情,让教学有的放矢;借“我太较真了吗”的探讨,引发共鸣,促使学生思考人际交往边界,二者结合助力学生掌握青春期知识,提升应对能力。
【情境材料3】
数据调查1:中国部分在校学生遭遇性骚扰情况调查
设问:分析以上数据,你有何发现?
预设学生回答:
A同学:大部分学生在遭遇性骚扰时“蒙了,没反应过来”,这反映出学生们在面对性骚扰这种突发且敏感的情况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是由于他们此前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或培训。
B同学:近一半的人“不知道如何反抗”,这凸显出学生们应对性骚扰的技能缺失。
教师总结过渡:刚刚通过对中国部分在校学生遭遇性骚扰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情况并不乐观。(进一步展示补充数据)大家请看,根据“女童保护”2023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报告,2023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202起,受害人数517人,年龄最小的不到1岁。
增强防范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意识和能力迫在眉睫。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同学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情境材料4】
测试:以下这些情况是性骚扰吗?(平板统计答案)
1.隔壁王叔叔拉着你说话,并抚摸你的手或者头发,你不太舒服但未制止。
2.在你伤心难过时,同学轻拍你的背安慰你。
3.拥挤的电梯里,有人不小心挨到你的手臂。
4.一群男生议论女生胸部大小。
5.公交车上,一名中年男子一直盯着你看,然后靠近你往你身上蹭;
6.你站在车站等你,有人在你旁边故意大声说黄色笑话。
7.同学打闹,A同学扯B同学裤子,并嚷嚷内裤颜色。
设问:小组合作:结合以上情况,谈谈预防、应对性骚扰和性侵害可以怎么做?
预设学生回答:……
展示补充材料: “女童保护”2023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报告等。
播放视频:不做沉默的“羔羊”,对性侵害坚决说“不”!
教师结合学生以上回答和视频总结提炼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正确做法。
【情境材料5】
展示漫画图片:孩子,我们不必谈“性”色变!
设问:“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情境材料6】
展示民法典、刑法、《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等规定
教师总结: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情境任务:
对“中国部分在校学生遭遇性骚扰”情况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任务说明:
基于数据调查,深刻认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感受到增强预防、应对性骚扰和性侵害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情境任务:借助智慧平板作答,系统自动统计。小组集思广益,探讨预防和应对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能力。
任务说明:借助平板答题,快速精准搜集大家对性骚扰的初步认知情况。后续小组合作环节,学生交流思维碰撞,从不同角度挖掘预防和应对手段。在学生回答基础之上借助微课视频系统梳理应对措施。
情境任务:
观看漫画,思考问题,分享感悟。
任务说明:
借助漫画和法律条例等,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学生认识到两性交往受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
教师总结:同学们,课上我们通过数据调查,可以看到性骚扰性侵害等问题离我们生活并不远,这警醒大家必须增强防范意识。两性交往我们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学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需要敢于并善于保护自己。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以数据揭示性骚扰现状,震撼学生心灵,使其直观认识问题紧迫性,激发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课堂小测试能精准摸底,了解学生对性骚扰的初始认知。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结合微课总结实操方法,确保学生知行合一,从容应对潜在风险。再通过几幅漫画,直观展现对异性有好感属正常心理,化解学生羞涩与好奇。最后展示民法典、刑法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抽象规则具象化,让学生深知两性交往受法律、道德双重约束,从而树立正确观念,培养自律意识,助力其平稳度过青春期。
总结升华
展示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点明性的自然与私密双重属性,强化学生认知。
教师总结:同学们,就像刚刚我们所说:我们不必谈性色变。性不羞耻,每个人都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无论地位尊卑。但性同样是私密的,有伦理和法律的约束!
对性的正确态度,是我们成长为有担当、懂得敬畏个体的关键一步,愿大家都能怀抱着这份坦然与审慎,迈向成熟!
设计意图:通过点明性的自然与私密双重属性,让学生正确认识性。同时强化其在青春期面对性成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其健康的性观念。
随堂练习
1.步入青春期后,以下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正确是( C )
A. 浏览一些没有资质认证的网络论坛
B. 偷偷传阅来源不明且内容低俗的手抄本
C. 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程
D. 轻信街边小广告宣传的所谓“健康秘诀”
2.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个不认识的网友总是给你发一些暧昧、露骨的信息和图片,还问你一些隐私的身体发育情况相关问题,以下做法最恰当的是( B )
A. 出于好奇和礼貌,回复隐私问题
B. 立即拉黑对方,告知家长或者信任的老师
C. 觉得不妥,默默删除消息
D. 不采取其他行动,也不告诉任何人
3.周末和几个同学约好去公园玩,到了公园后,一位异性同学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过程中,有人要求输了的异性互相拥抱亲吻,这时你( C )
A.只是游戏,不必当真 B.内心抵触,勉强配合
C.自重自爱,果断拒绝 D.觉得刺激,积极参与
4.晓敏参加校外社团活动,活动结束后独自回家的途中,一位陌生人员以问路为由靠近她,先是夸赞她漂亮,随后言语轻佻,还试图拉她的手臂。
(1)请你为晓敏成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2)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加强自我保护,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1)立刻向其他路人求救;快速跑到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场、超市;及时报警。
(2)①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
②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需要敢于并善于保护自己。
③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④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在班级文化墙开辟“青春交往 守护底线”专栏,制作并张贴优秀同学异性交往心得及防骚扰、防性侵法律小贴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学会管理情绪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品味美好情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