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职业道德与法治导学与练习题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8课 建设法治中国精品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8课 建设法治中国精品课时练习,共10页。
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针对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围绕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小王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该法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了多方面修改,包括名称从“家庭教育法”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
材料二: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材料三:该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同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诚,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材料四:该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的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问题启迪】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
2.结合材料三、四,提出你对“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建议。
【观点问答】
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内涵各是什么?
(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使立法真正体现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价值追求。
(2)严格执法,就是_________机关要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3)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_________,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__________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推进科学立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做到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我国_________性质,并遵循立法技术规范。
(2)做到依法立法,在__________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3)做到民主立法,充分发扬_________,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4)做到_________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3.推进严格执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履行_________
(2)坚持_________执法,完善执法程序。
(3)坚持__________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4)坚持_________执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4.推进公正司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维护_________
(2)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__________行使。
(3)坚持以_________为依据、以_________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清楚、办案程序正当办案结果公正。
5.推进全民守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增强全民,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调动人民群众投身_________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自觉履行_________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素养测试】
1.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立法工作过程中,尝试举行立法听证会,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向全社会公示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此举措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立法,体现了我国坚持( )的要求。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2)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A.权力机关科学立法
B.司法机关严格执法
C.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D.执行机关全民守法
(3)“老赖”现象由来已久,如果不能有效惩治“老赖”,不能严格执行法院判决,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不仅难以实现正义,更会对公序良俗、世道人心带来负面影响。减少“老赖”现象需要( )
①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大打击力度
②司法机关依法立法,全面履行职能
③行政机关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利益
④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理解说明题
(1)2020年以来,多种移动举报平台成为越来越多群众参与监督的锐利“武器”。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开公车办私事、窗口单位“脸难看、事难办”……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都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一键直达”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现象的“随手拍”活动使广大网民能在参与和阅览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齐心协力向善、向美、向文明,对促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依据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阐述移动举报平台和“随手拍”活动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作用。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法律达到30多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法律体系。我国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出实招、办实事、得实效。2015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累计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06.34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695.5亿元。全国检察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共17.5万件,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97.7万余件。我国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护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今,在中国大地上,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力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
【参与践行】
乱闯红灯、逆向行驶、横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现象已成为不少城市交通治理的重大难题。近年来,为推进全民守法,我国一些城市把非机动车司机和行人的交通违规情况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并和其他社会诚信资料相结合,对交通失信行为进行惩戒。
●结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全民守法”,每位同学写出一份演讲稿,举办“守法从我做起”演讲会。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A(2)C(3)D
2.理解说明题
(1)推进全民守法,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移动举报平台和“随手拍”活动依靠互联网,有效地组织公民进行法治参与、法治监督,为更好地推进全民守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国依靠法治推动环保,无论是从立法还是执法的环节,做到有诉必接、违法必罚,为蓝天画卷的徐徐展开提供了强大的法治推动力。
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情境呈现】
2021年,浙江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了一批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典型案例,包括“依托城市大脑推进法治政府数字化转型”等5个特别项目及““亲清在线’构筑数字政府服务新载体”等40个“最佳实践”项目。
“最佳实践”典型案例项目的通报,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共建法治社会的积极性,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国家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问题启迪】
1.开展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典型案例项目通报工作,对建设法治国家有什么作用?
2.材料中的“法治政府数字化转型”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哪些基本要求?
【观点问答】
1.什么是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有什么意义?
(1)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_________、依法执政、__________的国家。
(2)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_________运行,保障公民_________.;能够推动国家治理_________,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建设法治国家有哪些基本要求?
(1)要推进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_________。
(2)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进_________,实现国家治理_________
(3)要完善法律_________机制,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法律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得到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意义?
(1)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_________、执法严明、_________、廉洁高效、_________的政府。
(2)法治政府建设是__________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提高行政_________;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__________的新型关系。
4.建设法治政府有哪些基本要求?
(1)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_轨道,让政府用_________思维和_________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_________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5.什么是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有什么意义?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认可和_________、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_________的社会
(2)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_________;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_________,实现社会_________。
6.建设法治社会有哪些基本要求?
(1)要弘扬社会主义_________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_________。
(2)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共治、_________、共建相结合。
(3)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_________观念。
(4)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_________
【素养测试】
1.单项选择题
(1)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意味着( )
①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普遍遵守
②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工作依法开展
③公民的权利和尊严通过守法得以保障
④彻底消除社会矛盾和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政府( )
①坚持行政严格执法,全面依法履行职能
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③坚持公正司法,提高法治化水平
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科学立法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3)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拥护法律。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通过法制专题电视节目、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进行普法教育
B.印发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企业、社会组织、人民团体
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暑期活动,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2.理解说明题
(1)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结合实际,简要回答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2)近年来,A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府制定了《A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做到集体决策、风险评估、跟踪反馈、结果公开,走在全国规范决策的前列。同时,市政府扩大法治政府的宣传、推广,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行政服务的具体方式、能够解决老百姓的哪些实际困难。此外,A市政府建立公平市场环境,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为外来投资提供了法治保障;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及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效实现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说明A市是如何落实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
【参与践行】
1.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通过人民调解,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结合所学内容,开展“我当班级调解员”活动,为班级生活中存在的同学之间的
矛盾和纠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我国持续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从2011年“醉驾入刑”后,酒后驾车案件数量及因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调查本地发生的酒驾案件。治理酒驾行为还可以有哪些做法?请你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A(2)B(3)B
2.理解说明题
(1)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2)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A市通过集体决策、风险评估、跟踪反馈、结果公开等方式,最大限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加大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第二单元 践行职业道德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8课 建设法治中国优秀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践行职业道德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