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材并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凸透镜越薄,焦距越大。
2.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3.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4.物体位于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5.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二、合作探究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上,蜡烛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上。
2.为了便于总结成像规律,我们在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把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靠近进行实验。
3.为了更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处做上标记。
4.将蜡烛分别置于①、②、③段上,你发现它们所成的像有什么的特点。像分别在哪一段呢?
蜡烛在①时,像在⑤处,成实像;蜡烛在②时,像在⑥处,成实像;蜡烛在③时,找不到像的位置,成虚像。
5.物体在经过二倍焦距处后,所成的实像由缩小变为放大;物体在经过一倍焦距处后,所成的像由实像变为虚像。
6.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两个特殊点:①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一倍焦距处②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课堂达标检测
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的条件是(B)
A.u>4f B.2f>u>f C.u<f D.u=4f
2.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想要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D)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
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
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
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
3.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A)
A.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4.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A)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2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
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物距u和焦
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正立或
倒立
放大或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u=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能成像
—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2024)实践 探究游乐设施中的功与能学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二节 功率学案及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密度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