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ppt课件
展开1.能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有安全意识,能完成实验报告。2.能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能提出与透镜成像相关的问题,清楚实验步骤的意义,能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有进一步拓展探究的兴趣。
看一看 想一想 如图: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的情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内,做出了水透镜。通过这个水透镜,我们看见什么?
我们看见了航天员倒立缩小的像。
看一看 想一想 我们已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么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特点呢?是否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像?
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一试:体验凸透镜成像活动:拿起课桌上的凸透镜,尽情的玩吧,同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A.你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会看到什么?B.你用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会看到什么?C.你用凸透镜看物理课本上的字时,会看到什么?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加油站▲1.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如小孔成像。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它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如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加油站▲2.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物距,用字母u表示。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像距,用字母v表示。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时,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 A.像的虚实、倒正、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B.像的虚实、倒正、大小可能与像距有关?其它猜想------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设计实验:(请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A.用什么特殊的器材能方便的把物体、凸透镜和光屏摆放在一起?光具座(上面带刻度尺)。B.如何确定是虚像还是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是实像,反之为虚像。C.如何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实验器材及装置图:凸透镜(焦距已知)、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实验步骤: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注意三者之间的相对置。② 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凸透镜、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实验步骤:③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2倍焦距外),调整光屏位置,使烛焰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观察到的像的情况和物距、像距等记录在表中。④ 移动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调整光屏,在烛焰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分别成等大清晰的像、放大清晰的像时,将成像的情况和物距、像距等记录在表中。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实验步骤:⑤ 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焦点处,观察能否成像。再继续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观察烛焰在光屏上能否成像。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中。⑥重复几次上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7)实验结论: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1倍焦距时,不能成像;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反思交流:①实验中,怎样确定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② 实像与虚像有哪些不同?③太空授课中航天员成像时,物距与水球内焦距存在怎样的关系?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请观看实验视频: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①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②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③物体位于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④物体位于1倍焦距时,不能成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⑤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验证成像规律: 请观看动画视频。
迷你实验:自制照相机 迷你实验:自制照相机: 人们常用照相机留存生活中的珍贵瞬间。无论是胶卷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其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使用胶卷的照相机通过镜头在照相机内部的底片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迷你实验:自制照相机迷你实验:自制照相机: 做法:用纸板做两个可套在一起且能前后滑动的纸筒,纸筒一端固定凸透镜,即镜头;另一纸筒的一端粘贴半透膜,即底片。将镜头正对景物,前后伸缩纸筒调节成像位置,使半透膜上出现景物缩小、倒立的实像,这就是照相机成的像。 用你自制的相机给同学们“拍个照”吧!
①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②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③设计实验:④实验步骤:⑤实验记录表格:⑥实验结论:5条静态规律,两条动态规律。
①结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②原理: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③制作方法:
【例题1】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__________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同一高度,由图可知,蜡烛偏高,则要适当将蜡烛向下调节。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 蜡烛 照相机 远离
【例题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安装好器材,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cm。固定凸透镜位置,他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光学器材是 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u=v=20.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处,此时u=50cm-15cm=35cm>2f,根据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答案】10.0 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照相机
【例题3】小芳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②第1次实验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④当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②③④正确
【解析】①凸透镜成像中,物距等于像距时,物与像为2f位置,由表格中数据得,则,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第1次实验中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②符合题意;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像距越来远大,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故③符合题意;④当时,在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例题4】(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
【解析】A.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故A错误;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应成在二倍焦距以外,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透镜的其它部位能使光线透过,光屏上烛焰的像扔完整,由于透过的光线减少,像比以前变暗,故C错误;D.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减小像距,即光屏向左移动,所以光屏若不移动,就不再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
【例题5】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即f=30.0cm-20.0cm=10.0cm(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答案】(1)10.0 (2)同一高度上
【例题5】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解析】(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时,此时的物距为: ,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互换后物距应是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屏上像是清晰的,由此可知,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3)缩小 照相机 (4)可逆
物理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13测量长度与时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教学课件沪科版2024pptx、13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设计docx、13测量长度与时间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13测量长度与时间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获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8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获奖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43神奇的“眼睛”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教学课件沪科版2024pptx、43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docx、43神奇的“眼睛”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43神奇的“眼睛”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节 光的色散优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节 光的色散优秀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34光的色散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教学课件沪科版2024pptx、34光的色散教学设计docx、34光的色散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34光的色散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