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感受画面,感受语言美,用心发现美,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好,你还记得那些美好的画面吗?
学生自由表达。
二、感受画面
老师读了这些课文特地跑到乡下进行了一次采风。下面是老师的摄影作品。请你看一看这些图片。给每一幅图片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命名。
预设:
瓜藤上架图 百花轮放图 雨后春笋图
小鸡觅食图 群鸭戏水图 院落晚饭图 月夜睡梦图
2.你可以找到课文中相对应的文字吗?
3.再次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图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三、感受语言美
作者比老师要高明,他不是通过图片来展示景物的美,而是单纯地用文字就把美景呈现在了我们大家的眼前。接下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1.阅读下面这段话,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1)画出表现颜色的词语。说一说你感受到这幅画的色彩怎么样:
预设:五彩斑斓……
(2)哪些字眼让你觉得这幅画生机勃勃?
预设:作者用了“攀、爬、结、挂、衬”等动词描写瓜藤,这些词语让我们觉得这幅画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2.作者在写乡下人家的屋前瓜架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写那些旗杆和石狮子呢?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下面两幅图,你觉得哪个更美?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石狮子让人感觉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屋前瓜架让人感到精致、亲切,充满情趣。这是一种对比手法。
(2)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强化情感。这样的句子我会仿写,你会吗?
学生自由仿写。
预设:
故乡的杨梅酸酸甜甜,柔软多汁,比那价格昂贵,皮厚肉少的进口水果好吃多了。
我的爸爸幽默风趣,十分了解孩子的心意,比那只知道给孩子钱花,从来不陪孩子的父亲强多了。
3.门前的场地上种满了花,作者用了怎样的话来赞美这些花?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解释词语“时令”。
(2)“华丽”和“朴素”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作者说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
预设:
朴素是因为这是一些常见的花,华丽是因为这些花色彩艳丽。“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是说这些花虽然很常见,很普通,但是色彩艳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3)出示花朵,感受花朵的艳丽与美好。
4.作者描写竹子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请你读一读。
(1)学生朗读关于竹子的描写,感受竹子浓浓的绿荫。读出生机勃勃的感受。
(2)学生朗读关于竹笋的描写,用“雨后春笋”来概括当时的情景。
聚焦“成群地探出头来”中的“探”字,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5.拟人手法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请你认真阅读鸡鸭觅食的段落,找出关键的拟人词,谈一谈你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母鸡“率领”小鸡觅食的情景。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公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的情景。那情景仿佛是一个威武的将军在阅兵呢!
(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鸭子“扎”到河里觅食的情景,感受鸭子们“不吃惊”的情形。体会动物和人和谐相处的美好。
四、用心发现美
这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美好的图画和动人的语言就蕴含在字里行间。
1.请小组合作学习“院落晚饭图”和“月夜睡梦图”一起交流你发现的美。
提示学习要点:
(1)发现表现美的关键词。
(2)发现描绘美的关键句。
(3)读好富有美感的句子。
2.读到乡下人家吃晚饭的那一段,你发现乡下人家有哪些好朋友?
预设: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景画。
3.你觉得乡下人家的吃晚饭,仅仅是在填饱肚子吗?
预设:
他们是在吃晚饭,同时也在欣赏美景,更是在享受生活。
4.作者为什么要写纺织娘的叫声?是怎样描写的?
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
预设:
(1)作者描写纺织娘唱起歌来,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声音的美好。
(2)作者用拟声词直接表现纺织娘的叫声,起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描写了这么多的美景,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你从“不论……不论……都有……”这一组关联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生活的赞美之情。
(2)这段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在结构上概括总结全文,在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6.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美,同时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乡下人家的美,不仅仅是作者写的这些,还有很多作者没有表达到的。比如作者写到了房前屋后和院子,但是没有写田野。比如作者写了春夏秋,但是没有写冬。再比如作者写了傍晚和夜里,但是没有写早晨。请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请用你的神奇之笔去表达。
请你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一个特定的时间,也来写一写乡下人家的美。跟作者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美。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乡下人家》” ,一起来闯关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学课文,解决字词,再读感知,理清结构,细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段,课堂总结,再现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流程,板书:乡下,完整板书,两句同在一个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