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9页。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诗文俱佳,题材广泛,《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也叫 ,是古代一种刻于器皿上用于歌功颂德与 自己的文字,文字简洁,句式工整且押韵,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来到陋室,诵读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身入陋室,描绘画面
揣摩心理,分析画面 让我们当一次刘禹锡,揣摩作者的心理,跟那个知县老儿对话一番。(可合作完成,将答案写在纸条上并表演,试着画设计图)示例:知县:你这房子都长满青苔和青草了,你还说不陋?我(平静地笑道):未出门就已见碧绿的苔藓、青葱的草色,生机盎然,清雅宜人,怎么能说简陋呢?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我( 地笑道):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有什么好乐的呢?我( 地笑道):知县:这人世间也就只有你能住上这样的破房子了吧?我( 地笑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已经写明“陋室不陋”,为何还要写“诸葛庐”“子云亭”?
作者借此来和自己的陋室对比,举例论证“陋室不陋”,同时亦是以古代圣贤对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远大志向,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作者在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他的话语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引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文中起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有力表现陋室主人甘居陋室而不以为陋的品质。
(三)深悟陋室,畅谈感悟
结合刘禹锡的生平与下面的资料,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资料一:刘禹锡一生的足迹地图
铭”本指在器物上刻文,引申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文不易磨灭,故“铭”又用来比喻牢记、永志不忘。
那么通过《陋室铭》的学习,你认为作者想要铭记什么呢?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托”借、假托的意思,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表明自己的志向,作者却并不直白地表述,而是以“陋室”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
古人很重视给自己的住所(尤其是书房)起名字,比如:梁启超的书斋叫“饮冰室”,陆游的书斋叫“老学庵”。假设让你为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
室陋德不陋 身远志更坚
基础与巩固:直击考试——请完成《陋室铭》与《陆游筑书巢》的对比阅读。能力与提升:课内文章共画作,驿路梨花的板书,陋室铭的房屋布置,都展现了不同的志趣,请同学们根据《爱莲说》完成以诗画文、诗中有画系列。创新与实践:选一种自己熟悉的器物,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仿照本文的格式,写一篇铭文表达自己的某种志趣和追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为类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文意,人儒雅,事高雅,托物言志,周敦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下第一铭”,《陋室铭》,读懂文句,读懂文意,字词归纳,重点积累,研读课文,一复习旧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