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设计,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宪法意识是法治意识最核心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初中学段的法治教育专册,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因而又被称为宪法专册。
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这一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在前面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悟法治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
本单元分四个课时分别教授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价值取向,前三个单元的内容都体现了这些精神,由第四单元做了一个收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懂得崇尚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单元教学设计依据“大单元主题式整体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整体的筹划,单元大概念是“崇尚法治精神”。整个单元教学设计在考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时间安排,以及评价体系进行的分解、重组、整合与结构化处理。结合教学实际,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通过对本课的情境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明理遵规的个人品德;学生养成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社会公德。
法治观念: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健全人格: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和社会的关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导语、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组成。第七课设“自由平等的真谛”和“自由平等的追求”两框,第八课设“公平正义的价值”和“公平正义的守护”两框。导语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内容出发,揭示出法治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鲜明地提出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崇尚法治精神,逐步由理论上的认知阶段,深化到实践上的行动阶段,实现从“理解”“认同”到“生活方式”的转变。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的法定义务,不珍惜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受教育的神圣权利,欺凌弱小同学,随意旷课、逃学甚至辍学,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自由”。一部分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浅表层面。例如,仅仅认为自由受班规和校纪的约束和限制,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尤其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地加以看待。
基于以上学情考虑,教材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设计了“自由平等的真谛”和“自由平等的追求”两框内容,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平等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观,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崇尚和弘扬法治精神。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人生中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并且充满着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一根本特点, 并针对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使其顺利、健康地完成向成年期的过渡。
例如,少年期的初中学生可能出现校园欺凌、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等非正义行为,教师一方面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分辨是非、积德扬善、伸张正义;一方面不能简单粗暴地厉言呵斥,从此给学生“扣”上“差生”的帽子,迫不及待地贴上“朽木不可雕”的标签。教师应有效引导与智慧点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学生内心生命的自我唤醒,等待学生自我成长拔节的声音,等待学生内心花开的芬芳,使师生在改错纠偏的征程中共同成长。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些观念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法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知行统一。
基于以上学情考虑,第八课设计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和“公平正义的守护”两框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不仅课堂上要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而且要积极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体验公平,通过召开“向正义榜样学习”的主题班会感悟正义,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公平正义。
总体结构
(六)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知道自由与平等的内涵并理解如何践行自由与平等,知道公平的含义、内涵、作用,理解正义的内涵和价值。
法治观念: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不公正的行为,面对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能够依法维权。
健全人格:增强法治意识,树立自由平等观念,培养热爱自由的感情,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责任意识: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七)设计思路
学科大概念:法治精神
单元核心问题: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教学单元议题:崇尚法治精神
二、具体课时设计:
8.1公平正义的价值
总议题:如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案例,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法治观念】通过思考案例,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3.【责任意识】通过寻找身边公平正义之事,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公平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议题式教学法
(四)设计理念
眼下,“金三银四”招聘季已经接近尾声,数据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尤其在类似宝洁公司5000:1的低录取比例的行业,AI面试成为企业进行初筛候选人的一个重要方法。
近日,一位00后小伙因两场面试冲突,遂利用数字分身技术面试,结果,分身通过了面试,引发网友热议。
基于此,本课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下设三个子议题:环节一:解码AI面试,维护公平底线;环节二:探究AI复活,守护正义追求 ;环节三:寻找AI实例,护航公正实现。知识线为:公平的含义、意义——正义的含义、要求、意义。本课设计通过设置议学任务、设置“辩一辩、辨一辨”等议学活动,逐步推进教学实施。
本课遵循在议中学,议中悟,议中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构建知识。其次,要根植社会热点,以链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用教材观点透析社会现象,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甄别、选择等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眼下,“金三银四”招聘季已经接近尾声,数据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在类似宝洁公司5000:1的低录取比例的行业,AI面试成为企业进行初筛候选人的一个重要方法。
近日,一位00后小伙因两场面试冲突,遂利用数字分身技术面试,结果,分身通过了面试,引发网友热议。
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AI学习“公平正义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使用数字分身技术面试”的简单介绍,快速导入新课,本课时一例贯穿始终,逻辑性较强,知识点脉络清晰。
2.新课讲授
环节一:解码AI面试,维护公平底线
议学情境: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虚拟或仿真人物,数字人的合成离不开AI!
不光是应试者在使用AI,近年来,各大企业在面对海量求职者时都不约而同地顺应AI发展的大潮,开始选择用AI面试产品作为组织招聘选拔的第一道“关卡”。AI选拔工具好处多多——高效、灵活的优势,提供了标准化的选拔流程,可以在避免主观偏见干扰的情况下对求职者进行评估。
议学任务:结合情境,你认为“使用AI技术合成的数字人面试”的行为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不可取。对于其他求职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没有做到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教师总结: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议学情境:尽管公司通过AI选拔工具可以获得诸多便利和好处,但我们不能忽视求职者对此的反应。
求职者A认为:AI面试的评分和评估是基于其背后的算法模型进行的。如果不够透明,可能导致不公平的评价。
求职者B认为:公司在面试之前应该设定统一的规则,怎么能允许数字人面试通过?
求职者C认为:AI面试需要特定的设备和网络环境,这可能对那些资源有限的求职者造成不利,限制了他们参与AI面试的机会。
议学任务:公平的内涵分为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结合情境,请你判断这三位求职者的内容是在质疑AI面试违反了什么公平?
学生:求职者A——权利公平;求职者B——规则公平;求职者C:机会公平。
教师总结:
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议学活动:有人认为,AI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必要情况可以忽略公平。请你选择所持方进行辩论。
教师总结:3、公平的意义:①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得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置议学任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公平的内容、意义。
环节二:探究AI复活,守护正义追求
过渡语:通过刚刚的探究,我们了解了公平的基本内容,让我们继续学习正义。
议学情境:AI技术用处多。最近,有网友用AI“复活”了李玟、高以翔、乔任梁等已故明星,让他们在镜头面前宽慰粉丝,说点温暖人心的话。因为尽管这些作品打着温情的名号,但实际上感动的只有制作者自己。
惨遭“AI复活”的几位明星的家属,也都纷纷要求视频下架,因为给它们给“本就深陷痛苦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二次伤害”。
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判断“AI复活去世的人”是正义行为吗?
学生:不是正义行为;因为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教师总结: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议学活动:请判断以下行为中,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教师总结:正义的要求①对受害人: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对社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对弱者: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议学情境:某电商平台中,已有不少店铺提供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的服务,有的还提供定制服务。
某律师说,如果网友在使用AI技术生成死者人像后,通过视频等形式使得被“复活”的死者表述违背死者意愿的语句甚至是虚假的谣言等,还可能侵犯死者的名誉权、隐私权。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表示,如今AI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技术的使用范围和限制,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只有多方进行规范,才能更好地引导行业发展。
议学任务:结合情境,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将规范AI技术的使用纳入法律?针对AI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漏洞,政府加强规范和监管,此举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教师总结:正义的意义: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做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保障。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根据预设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法治精神,并设置议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正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环节三:寻找AI实例,护航公正实现
议学延伸: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请你谈谈搜集相关资料,列举AI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例子。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列举AI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例子,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六)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平及正义的含义和意义。公平的含义和内涵比较容易理解,公平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通过事例比较,分清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并结合例子体会正义的力量。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主要探究公平正义的价值。关于公平的价值结合一系列事例探究,逐渐认清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内涵和公平的意义;关于正义的力量,接着探究事例,逐渐认识正义的含义和正义的意义。通过学习懂得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漫画,思考,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价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堂展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价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公平,正义的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