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六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616/0-17395312779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六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616/0-17395312779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六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六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福”见文化,典籍里的化学,兴趣小组对气体的制取进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分)“福”见文化。[对应“A课堂讲本”P64考点1、P65考点4、P48考点3、P41考点1、P6考点1]
(1)“福宴”:名肴“福寿绵长”的食材有萝卜干和水鸭,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2)“福兔”:陶瓷制品“福兔”美轮美奂,陶瓷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3)“福石”:某种寿山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2Si4O10(OH)2,其中Al、Si 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4)“福香”:篾香工序中的晒香是将湿润的香泥在晴天的时候晒干,用微粒的性质解释此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福茶”:“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描述了围炉煮茶的场景。“围炉煮茶”可用无烟炭作燃料,写出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9分)金属冶炼和利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应“A课堂讲本”P23考点1、2,P25考点3]
(1)《天工开物》记载“凡红铜(纯铜)升黄(黄铜)而后熔化造器”,由此可知黄铜的熔点比纯铜______(填“高”或“低”)。
(2)世界上最早的炼丹专著《周易参同契》中记载:“金入于猛火,色不夺其金光。”这句话蕴含的化学知识是__________。
(3)古代铁制品“烤蓝”是铁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以达到防锈目的,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
(4)《浸铜要略序》记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锻炼成铜”,其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古代,人们把在高温下烧红的生铁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请你写出上述方法炼钢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分)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
[对应“A课堂讲本”P54考点2、P61考点2、P41考点1]
(第3题)
(1)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CH3OH的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CH3OH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碳替代: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_。
(3)碳封存:①地质封存: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液体,注入油气层、煤井、咸水层等密闭地质构造中。从微观角度解释CO2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CO2被封存在含Ca(OH)2的地下咸水层中,会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海洋封存:将二氧化碳在深海中“封存”。但过多的CO2会导致海水酸化,殃及海洋生物,导致海水酸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碳减排: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能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4.(8分)典籍里的化学。
[对应“A课堂讲本”P57考点1、P21考点2、P58考点3]
(1)颜料制取:“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天然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请写出制取银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池盐制取:将盐池内清水(含有Na+、Cl-、Mg2+、SO42-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待夏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名曰颗盐(粗盐)。”若盐析出时“刮东北风(冷风),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如图),解释刮东北风(冷风)时析出盐且味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
(3)生石灰的制取和应用:“每煤饼一层,叠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①“灼火燔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解散”是因为生石灰遇水由块状变成粉末。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粉末“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可用于船只、墙壁的填缝防水。根据“入水永劫不坏”,推测“成质”后的产物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10分)兴趣小组对气体的制取进行探究。
(第5题)
(1)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用装置A制取O2,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A课堂讲本”P10考点1、2]
③用装置B收集O2,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__通入。[对应“A课堂讲本”P11考点3]
(2)用处理后的牡蛎壳和醋酸制取二氧化碳。[对应“A课堂讲本”P10考点2、P11考点3]
①装置C中使用注射器,与长颈漏斗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D中的塑料瓶收集气体时,瓶口应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E中的硅胶管应伸入塑料瓶的__________。③检验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分)短期飞行的载人航天器,通常采用氢氧化锂吸收航天员排入舱内的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据测算,一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为1.1 kg,若要完全吸收3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1.(1)水鸭
(2)无机非金属
(3)1∶2
(4)晴天温度高,微粒的运动速率大,更容易晒干
(5)C+O2eq \(=====,\s\up12(点燃))CO2
2.(1)低
(2)黄金性质稳定
(3)隔绝空气(或氧气)
(4)Fe+CuSO4===FeSO4+Cu
(5)C+O2eq \(=====,\s\up12(点燃))CO2
3.(1)1∶1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①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隙;
CO2+Ca(OH)2===CaCO3↓+H2O ②H2CO3
(4)减少燃油车的使用(合理即可)
4.(1)Hg+S===HgS
(2)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刮南风(热风)时水蒸发快,氯化钠蒸发结晶析出;硫酸镁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刮东北风(冷风)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降温结晶析出
(3)①分解反应
②Ca(OH)2;难溶于水(合理即可)
5.(1)①酒精灯
②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KMnO4eq \(=====,\s\up12(△))K2MnO4+MnO2+O2↑ ③b
(2)①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向上;瓶底
③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集满
6.解:3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为3.3 kg,设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为x。
CO2+2LiOH===Li2CO3+H2O
44 48
3.3 kg x
eq \f(44,48)=eq \f(3.3 kg,x)
x=3.6 kg
答: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为3.6 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选择题题组六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阳赏菊,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考前题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五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考前分组测非选择题基础题题组五含答案,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