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1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2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3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4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5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6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7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第8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12-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要求,知识提要,真题详解,实战演练,知识图谱,知识精讲,考点七热机的效率,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考点一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例题1 (2024·黑龙江)(多选题)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方法点拨★ ①内能与物体的速度、位置高度无关。②高温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③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例如抬高物体,对物体做了功,增加的是物体的机械能,而不是内能。④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⑤热量是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或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分析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A项错误;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B项正确;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C项错误;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D项正确。
    1.什邡米粉是什邡人的传统美食。下列叙述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
    A.师傅将米粉放入沸水锅中,米粉吸收热量是由于水的内能比米粉的内能大B.锅中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C.煮米粉需要将米粉篓在开水中荡几下并用筷子适当搅动,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米粉的内能D.吃米粉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023·金昌)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D.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考点二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例题2 (2024·福建)“煮”的篆体写法如图2所示,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A.热水暖手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
    分析 用火烧煮食物,食物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取暖,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项符合题意;钻木取火、搓手取暖、擦燃火柴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法点拨★ 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内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通常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2.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B.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燃料温度升高D.把水放进冰箱冷冻室,水变成冰块
    2.(2024·宁夏)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炉火烧水B.搓手取暖C.用暖手宝暖手D.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考点三 对热值与比热容的理解
    ★方法点拨★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不随热量、温度、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热量、温度、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3.(2024·眉山)热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少,热值不变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C.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3.(2024·广西)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水能长时间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 )。
    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
    考点四 热量及热量计算
    (1)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考点五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题5 (2023·广州)下列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则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分析 依题意可知,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变化比乙的温度变化慢,由此可知,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甲、乙温度都降低,由于甲的温度变化比乙的温度变化慢,所以甲的末温比乙的末温高,但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块金属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故B项符合题意。
    5.(2023·宜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其加热,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温度,并画出了如图5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考点六 热机的工作原理
    例题6 (2023·广东)图7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分析 观察图示可知,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是吸气冲程。
    6.(2024·新疆)下列运载工具中,不需要利用热机的是( )。
    A.喷气式飞机B.柴油拖拉机C.纯电动汽车D.长征系列火箭
    (1)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1.(2024·重庆)下面各图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
    2.(2023·滨州)(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冬季取暖用水作为传热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C.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热机效率越高,功率一定越大
    3.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
    4.(2024·广东)图1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B.吸热,内能减少C.放热,内能增加D.放热,内能减少
    6.(2024·广西)关于分子动理论,谚语“有麝自来香,不必迎风扬”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寒冬,我们常搓手取暖,这是通过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
    7.(2023·成都)把两滴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2所示,分析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_________。若将冷水倒掉一些,对比原来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_。
    剧烈(或快)
    减小(或变小)
    11.(2024·滨州)图5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2023·长春)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其热值______;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______。(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能源。
    15.(2023·益阳)某小组同学为了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更正错误后,加热相同的时间,沙石升高的温度比水多,说明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____(填“大”或“小”)。
    盛水烧杯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
    (3)比较全班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各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有较大的不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条)。
    各小组所用水(沙石)的质量不一样;或各小组水(沙石)的初温不一样;或各小组使用的酒精灯不完全相同;或各小组记录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不一样
    (1)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__能。
    ②求卡车所受的牵引力。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9-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9-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PPT课件,共60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7-第七章 运动和力 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7-第七章 运动和力 PPT课件,共47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6-第六章 力和机械 PPT课件,共60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