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1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2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3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4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5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6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7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第8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2-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要求,知识提要,真题详解,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题1 图1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鱼洗”发出的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分析 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带动水振动使“水花四溅”,A项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项错误;“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D项错误。
    ★方法点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有传声介质;②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③响度足够大。
    1.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2所示。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是( )。
    A.空气B.水C.尼龙D.冰
    1.(2023·山西)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题2 (2023·广西)在“广西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
    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大家能分辨出某歌手的声音,主要根据他发出声音的音色,故A项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对音调、响度及音色的辨析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有关。②理解描述声音特性的常见词语,如下表所示。
    2.(2024·湖南)考古人员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编钟演奏《茉莉花》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如图3所示编钟的相同位置,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A.传播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
    3.(2023·营口)如图4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
    2.(2024·宁夏)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3.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_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的响度相同。
    A. B. C. D.
    例题3 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的“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分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老师能发出声音是由于他的声带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酒杯被声音震碎说明声音在传递能量。
    4.(2024·包头)如图5所示,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4.(2024·哈尔滨)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图乙: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C.图丙: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图丁: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题4 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法是( )。
    A.不高声喧哗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C.在公路上不鸣笛D.在学校周围植树
    分析 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项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控制和减小噪声主要在消声、隔声和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分别对应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控制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5.(2024·广西)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B.使噪声变成乐音C.阻断噪声的传播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2024·新疆)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B.二胡C.钢琴D.长笛
    解析 编钟属于打击乐器,是通过编钟振动发声;二胡属于弦乐器,是通过拉弦时弦振动发声;钢琴属于键盘乐器,是通过按琴键时琴弦振动发声;长笛属于吹奏乐器,吹奏使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2.(2024·长沙)龙年元宵晚会精彩纷呈,《春生潇湘》节目中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美妙的音乐。观众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解析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通过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3.(2024·枣庄)2024年5月2日,星耀枣庄,传奇绽放——“时光演唱会”在我市体育馆举行。歌手美妙的歌声穿越体育馆的上空。下列有关歌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4.(2024·天津)图1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佩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解析 因为舰载机起飞时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大,容易对工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伤,所以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都要佩戴防护耳罩以保护听力,这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5.(2023·金昌)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6.(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8.(2024·广安)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关于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唢呐表演,模仿鸟儿的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B.笛子演奏,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析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9.(2024·广州)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 )。
    A.鸟鸣的响度大B.猫叫是超声波C.鸟鸣的频率高D.猫叫的音调高
    10.(2024·山西)图3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琴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解析 “火焰琴”的琴声是由塑料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琴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按压不同的孔,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因此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12.(2023·滨州)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14.(2024·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解析 由题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棍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铁棍的长度越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1-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01-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要求,知识提要,真题详解,实验推演,实战演练,知识图谱,知识精讲,考点一长度的测量,考点二时间的测量,基础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广东中考,思维导图,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逐渐变弱,真空不能传声,稀疏程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声音与环境课件:

    这是一份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声音与环境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超声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