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1-17394489508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1-17394489509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1-17394489509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0-17394489471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0-17394489472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8027/0-17394489473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讲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题型02 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题型02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题型02遗传与进化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板01 “三步法”搞定基因互作套路
【核心】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
9:3:3:1变式类题目通常情况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本质是F2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推导过程是逆向进行的,从F2推导回F1,最后再回推亲本,如下所示。
第一步-利用F2性状分离比推算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
↓
第二步-F1的基因型应为AaBb,利用F1验证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
↓
第三步-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或AAbb×aaBB,利用表型确认其基因型
【核心知识】
1.基因互作
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1)表型
(2)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效果越强。
技巧01 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
(2023·山西·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答案】D
【核心】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思路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
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
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
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
(2021·湖北·高考真题)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不一定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模板02 “口诀+析图”玩转遗传系谱图
【核心】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
无论是传统的口诀还是新颖的反套路题,其核心都是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如显性遗传会连续、隐性遗传可隔代、伴性遗传和性别相关等。掌握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分析遗传系谱图最核心的方法。再进一步推导基因型和概率时,所用到的方法是遗传学的基本解题方法,包括配子法和分解组合法等。因此对遗传系谱图的推导,掌握遗传特点是解题核心,推导过程依然是传统的推导方法。
【基础知识】
(1)人类遗传病 (2)“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4\\一轮\\生物\\Wrd\\5-96.TIF" \* MERGEFORMATINET
(3)遗传方式判断的两个技巧
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可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1);“双亲有病,女儿有正”,可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2)。
②图3中若“患者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确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3中若“患者的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电泳与遗传系谱图—析图
电泳本质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中,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核酸、蛋白质等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电泳图是物质分离后呈现的结果图,电泳图与遗传系谱图结合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之一。读图核心:电泳图中每一横行代表的基因相同;电泳图中每一竖列代表同一个体的基因。
技巧02 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
(2024·重庆·高考真题)一种罕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会引起男性患病,但其遗传方式未知。结合遗传系谱图和患者父亲基因型分析,该病遗传方式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A
【核心】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征是,女性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征是,男性患者的女儿和母亲定患病。
【思路详解】图中患病男子父亲不患病,说明不是伴Y遗传,则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X遗传病,该罕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会引起男性患病,推测患病男性的致病基因可能只来自于母亲,因此该遗传方式可能性最小的应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BCD错误。
(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其中Ⅱ-3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Ⅲ-1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患病概率相同
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Ⅲ-1患病的原因是性染色体间发生了交换
C.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Ⅲ-1与正常女性婚配,女儿的患病概率高于儿子
D.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2
模板03 “两个角度”破解遗传学实验设计
【核心】交配方式决定亲子代对应关系
遗传学实验设计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是选择恰当的交配方式,第二个是亲子代的对应关系。恰当的交配方式设计,可以让亲代和子代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验证亲代的基因或性状问题。例如鉴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为AA或Aa,首先选择交配方式为自交或测交,此个体的基因型若为AA,则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基因型若为Aa,则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此时就形成了亲子代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亲代个体进行鉴定。
【基础知识】
类型一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基本模型
1.杂交实验法
(1)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时
注: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 (3)在确定雌性个体为杂合子的条件下
2.数据信息分析法
(1)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
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确认
类型二 探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基本模型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2)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类型三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基本模型
1.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若限定一次杂交实验来证明,则可采用“隐性雌×显性雄(杂合)”[即aa(♀)×Aa(♂)或XaXa×XAYa或XaXa×XaYA]杂交组合,观察分析F1的表型。分析如下:
2.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未限定杂交实验次数时,则可采用以下方法,通过观察F2的表型来判断:
类型四 信息类遗传实验设计
具有拓展性的考试题目,实验设计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新颖的背景,例如验证是否致死、是否发生基因突变甚至是否有表观遗传的现象。这类信息题没有固有的套路,需要根据题目信息灵活判断,但通常可依据以下思路展开分析。
核心思路:通过合理的杂交设计找到亲子代的一一对应关系。
2.常用思路:一步自交或者一步测交(很少有题目需要设计多步杂交实验),往往通过对实验对象自交或测交,就可以找到合理的亲子代的关系。
技巧03 交配方式决定亲子代对应关系
(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 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 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 X 染色体
C.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答案】D
【核心:找到亲子代对应关系】
【思路详解】A、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XBXb和aaXbY,这两种情况的杂交组合产生的F1均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A正确;
B、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的结果是: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或者只有两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所以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B正确;
C、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没有关联,F1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不可能出现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的情况,所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
D、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D错误。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1.金鱼起源于我国,由野生鲫鱼演变而来的一个鲫鱼品种。用紫色雌雄金鱼交配,子代均为紫色。用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亲本进行正、反交,F1均为灰色。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56尾,紫色鱼190尾。若将F1雌雄交配产生F2,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紫色金鱼为隐性纯合子
B.F1雌雄个体各产生4种配子
C.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
D.F1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的灰色子代中纯合子占1/17
2.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3.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1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2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现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均为黄色,中毛色表型分离比为黄色:褐色:黑色=52: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毛色为黄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21种,其中纯合子有6种
C.上述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
D.AaBbdd的个体多次杂交,子代表型分离比为黄色:褐色:黑色=4:3:9
4.某植物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现有一株最高植株(100cm)和一株最矮植株(20cm),让二者杂交,F2中株高60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A.1/9B.3/16C.3/8D.2/7
5.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茧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茧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结白茧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
C.双杂合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茧:黄茧=13∶3
D.若两只结白茧的亲本杂交,后代全为结白茧,则两亲本均为纯合子
6.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黄色果肉番茄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则F2番茄果肉性状比为9红色:7黄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则番茄果实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性状比为1红色:1黄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性状比为3红色:1黄色
7.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与Ⅱ-2、Ⅱ-3与Ⅱ-4再各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不同
B.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4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Ⅱ-3和Ⅱ-6的基因型相同且为杂合子
D.若Ⅱ-5与Ⅱ-6生一个患病孩子,则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8.图1为某家庭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相关基因的酶切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条带①④代表正常基因
B.Ⅱ1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得到的条带组合与Ⅰ1相同
C.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4
D.若Ⅱ5是纯合子,后代中男孩的DNA酶切电泳图谱与Ⅱ3相同
9.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红绿色盲家系并据此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由于Ⅰ代个体去世,图中Ⅰ1~Ⅰ4的患病情况未知,基因型无法检测。不考虑突变,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Ⅰ1和Ⅰ2均含有红绿色盲基因,且Ⅰ2患有红绿色盲
B.Ⅱ1和Ⅱ4的红绿色盲基因均来自母亲
C.Ⅱ2不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Ⅱ3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
D.Ⅱ2和Ⅱ3生育的后代中女孩不可能患病,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10.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基因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Ⅲ-5正常,则Ⅱ-2一定患病
B.若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2一定为杂合子
C.若Ⅱ-2正常,则据Ⅲ-2是否患病可确定该病遗传方式
D.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
11.某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翅形分为正常翅和缺刻翅,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的正常翅和纯合的缺刻翅昆虫进行正反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可判断正常翅和缺刻翅的显隐性关系
B.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位于细胞质中
C.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位于XY同源区段
D.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
12.DNA指纹技术是用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后,通过电泳等操作把切割后的DNA片段按大小分开。右图是一对夫妇和三个子女的DNA切割片段。在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III是显性基因不可能是隐性基因
C.若仅考虑基因IV,则母亲不可能为纯合子
D.基因V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
13.果蝇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其紫眼与红眼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眼对红眼为显性,下列有关果蝇减数分裂和杂交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A.雌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在一个细胞中出现0条、1条或2条X染色体
B.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杂交,F1紫眼:红眼=1:1,说明紫眼、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
C.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紫眼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红眼果蝇,说明亲本紫眼雌果蝇一定为杂合子
D.多对紫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因紫眼为显性,所以子代的紫眼果蝇一定多于红眼果蝇
14.果蝇的体色和眼型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人员选择一对灰身圆眼雌、雄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灰身和圆眼均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C.F1中雌、雄果蝇数量不等,可能是特定实验条件下AaXBY个体不能存活
D.同样实验条件下,F1灰身棒眼雄果蝇与黑身圆眼雌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只有1种表型
15.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
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体为显性
C.若黄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灰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
16.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眼色和翅形分别为红眼和直翅。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获得了白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眼色和翅形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纯种白眼突变体(白眼直翅)、纯种卷翅突变体(红眼卷翅)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休上,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则杂交组合一F1中雌性红眼卷翅的基因型是 ,让杂交组合二F1雌、雄自由交配,在F2雌昆虫中白眼卷翅的比例为 。
(3)研究人员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为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白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从黑体突变体(黑体红眼)、白眼突变体(灰体白眼)和野生型3种纯合品系昆虫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白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完善实验设计。
①实验思路: 。
②预期结果和结论:若 ,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 ,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7.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材料。果蝇眼色的红眼和紫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翅型的长翅和截翅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实验小组取红眼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混合培养,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眼色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原因是 。
(2)眼色和翅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3)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F1中紫眼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4) F1中果蝇红眼:紫眼=1:1,经研究可能原因是:①果蝇的A雄配子不育;②基因型为AA的果蝇致死,且Aa果蝇的存活率是aa的一半。为了进一步确定原因,请利用F1中果蝇,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方案: ;若实验结果为 ,可确定实际情况为第②种可能性。
(5)若含A的雄配子不育,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红眼截翅雌果蝇与红眼长翅雄果蝇为亲本得到子代的过程 。命题点
真题在线
常见设问/关键词
自由组合比例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2023·全国乙·T6 2023·新课标·T5 2022·山东·T17 2022·北京·T18 2021·湖北·T19 2021·辽宁·T25
设问关键词:
9:3:3:1变形、遗传方式判断、基因所在的位置
分离定律异
常现象分析
2023·江苏·T23 2023·全国甲·T6 2022·海南·T15
2021·湖北·T18 2021·山东·T17 2020·海南·T20
2020·江苏·T7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2022·湖南·T9 2021·山东·T22
判断多对基因的位置
2023·山东·T23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2022·广东·T19 2022·海南·T18 2022·湖南·T15 2021·福建·T13
命题预测
非等位基因在功能上相互作用导致的特殊性状分离比;通过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
关键技巧
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并注意基因互作影响之后的对应关系;传统的系谱图可通过遗传口诀进行判断
类型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AaBb)测交后代比例
①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1∶2∶1
②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③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如aa)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④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⑤
双显和某一单显基因(如A)表现一致,双隐和另一单显基因分别表现一种性状
12∶3∶1
2∶1∶1
相关比较
举例分析(以基因型AaBb为例)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果肉
91红色果肉:69黄色果肉
2
甲×丙
红色果肉
89红色果肉:73黄色果肉
F1
灰身圆眼
灰身棒眼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雄果蝇/只
301
102
102
98
雌果蝇/只
599
0
198
0
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 红眼卷翅♀×白眼直翅♂
组合二:白眼直翅♀红眼卷翅♂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F1
红眼卷翅
296
290
301
0
红眼直翅
0
0
0
298
果蝇
红眼长翅
红眼截翅
紫眼长翅
紫眼截翅
雌果蝇(只)
29
0
31
0
雄果蝇(只)
21
9
19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题型03 稳态与调节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题型03稳态与调节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题型03稳态与调节类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题型01 光合与呼吸类(2大模型)-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题型01光合与呼吸类2大模型-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题型01光合与呼吸类2大模型-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生物技术工程(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生物技术工程原卷版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docx、专题10生物技术工程解析版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