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6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7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7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79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84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8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666/0-173944038088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PPT课件整册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评优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契丹族的兴起,辽的建立,因俗而治,辽与北宋关系,澶渊之盟,庆历和议,1时间,2内容,3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大破天门阵、十二女将征西等,都是忠心报国的精彩情节。英勇壮烈杨令公、深明大义佘(shé)太君、智勇双全杨六郎、巾帼英雄穆桂英等,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故事艺术化地反映了北宋与周边政权并立的历史。当时政权并立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杨家将故事年画《四郎探母》
◇观察图片和材料,回答契丹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苏颂《契丹帐》
◇阅读课本探究契丹族的发展状况?
隋唐时期:契丹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一些汉人北上谋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表格?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封建化)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完成表格?
三、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
党项族原属羌人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唐中央多在党项聚集地设羁縻州管理。9世纪末,首领拓跋赤辞帮助唐王朝平定黄巢起义,受赐李姓。
仿效唐宋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契丹和西夏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政治上,仿效唐宋制度;经济上,学习农耕,发展生产;文化上,创制文字。
◇阅读教材,梳理宋朝时期辽与北宋的和战的史实
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实力大增。
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早有称帝的野心。但他苦于力量不足,便以割地称臣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军长驱直入,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他建立的政权就是五代中的后晋。石敬瑭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石敬瑭比辽太宗年长十岁,却称辽太宗为“父皇帝”他自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榷场”:宋、辽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贸易量很大,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唯物史观】多角度评价澶渊之盟
1、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3、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1、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
2、激化了北宋的社会矛盾。
◇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战争中,西夏屡屡获胜,为何最终选择与北宋议和
原因: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1.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庆历和议(1044年)”
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宋夏虽时有战事,但关系一直较为稳定。
辽宋夏金时期,西域主要存在着西州回鹘、于阗和喀喇汗三个地方政权。它们接受宋朝的册封,与宋朝形成朝贡关系。 961年,于阗遣使到中原,向宋太祖表示祝贺和归属之意,进贡玉 器等。962年,西州回鹘派遣使者到宋朝,“以方物来贡”,后又 派僧人献佛牙、琉璃器等。1009年,回鹘使者到宋朝进贡,称 “臣万里来朝,获见天日,愿圣人万岁,与远人作主”。 1063年, 喀喇汗遣使献方物,宋朝对喀喇汗国王进行册封。
1. 分别找出北宋、 辽、西夏的都城及澶州的位置。 2. 找到燕云十六州的位置。
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境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què)场”,官府和商人在此进行交易,互通有无。北宋用丝织品、粮食、茶叶等换取辽、西夏的马、羊、骆驼等。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辽发生旱灾时曾向北宋官仓购买了两万石①粟。边境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的沟通与了解。
2.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所述的民族是( )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1.“西夏人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材料反映出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都市生活丰富C.民族交融加深 D.科技文化灿烂
4.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3.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于1005年缔结的盟约。该盟约( ) A.使辽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B.完全消除了宋辽之间的民族隔阂 C.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D.促进了汉族与党项族友好往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辽与西夏的建立,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先战后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x、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设计docx、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学案原卷版docx、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学案解析版docx、燕云十六州mp4、西夏与北宋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辽的建立,西夏的建立,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发展生产创制文字,“白马青牛”,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影响,北宋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屡屡获胜民不聊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