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下册 课文3 7《静夜思》教案(第二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下册 课文3 7《静夜思》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下册 课文3 7《静夜思》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会写“床、低、故”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朗读学习了古诗《静夜思》,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感受这首古诗描绘的景象。
    教师板书课题:静夜思
    教师复习导入:现在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古诗中的生字你还认识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生字卡片翻一番的游戏。
    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2.教师继续引导:生字大家认读的非常好,那么古诗朗读你是不是一样能做的很好呢?现在请男女生比赛读一读,看哪一组读得好。
    男女生轮流朗读,教师点评。
    二、互动课堂,走进古诗
    1.明诗意。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古诗,并观察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1)学习古诗一、二句。
    教师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间合理停顿。
    学生齐声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想画面,说意思:“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就是“秋霜降”的霜。
    出示“霜”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霜?
    预设:深秋或冬天,我们可以在玻璃上、田野里看见霜。
    教师追问:李白床前到底是月光,还是霜?
    预设1:月光。
    预设2:霜。
    引导学生理解床前洒满的月光好像铺在地上的白霜。顺势理解难懂的字“疑”。
    教师小结:“疑”是“好像”的意思,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看作是铺在地上的白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
    教师板书:明月光 霜
    同桌相互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只要大致对即可。
    学生再次朗读一、二句。
    提出要求:朗读时放慢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教师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间合理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根据课件提示,填空说说诗句意思。
    教师通过做动作表演、组成常用词语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举”“思”。
    教师小结:诗人抬起头看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低下头思念家乡。“低头”这一动作描绘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这正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而自己却远游在外,远离亲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思念家乡……
    学生齐读三、四句。
    教师板书: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
    教师提出要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谁来填一填?
    预设学生完成填空。
    朗读时,放慢节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三、四句。
    指导朗读,读出诗歌韵味。
    教师提出要求:借助图画,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着画面来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出示全文,学生齐读。
    2.悟诗情。
    教师提出要求:想象画面读古诗,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想想诗歌画面:一二句写出了夜深人静的景象,描写景物。
    教师板书:夜深人静
    教师继续引导:三四句是写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思念家乡。
    教师板书:思念故乡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思念故乡的经历?你觉得李白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预设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点评。
    教师提问:既然李白这么思念家乡,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咱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教师总结:看到圆月,诗人想到了团圆,但是此时他正出游在外,所以不免引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尝试背诵全文。
    出示课件音频,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教师随堂指导。
    3.背诵指导。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借助图画填一填,背一背。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己说出诗意及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学写字。
    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写字:同学们的古诗朗诵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写本课的三个生字宝宝“床、低、故”。
    (1)学习生字“床”。
    教师提示:“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字旁的横不宜过长。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2)学习生字“低”。
    教师引导:仔细观察,找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书写“低”时,左窄右宽,右边最后一笔“点”不能丢掉。
    教师范写,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3)学习生字“故”。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故”右边是反文旁。
    教师范写,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故”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强调反文和折文的区别。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三、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夜看到皎洁、凄清的月光,想起家乡、亲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2.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月下独酌》,体会这首诗的感情。
    四、课堂演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静夜思》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面对这样熟悉的古诗,老师还有什么可教给一年级孩子的呢?
    首先,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新教材要求孩子识记的字特别多。我在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时,鼓励他们一起讨论生字的字形,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诗中三拼音较多,又大多是带“ɑnɡ”的后鼻音,读准确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得在这些三拼音的朗读上下工夫。
    其次,引导孩子们初步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然是古诗教学的必要目标,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通过齐读、指名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让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指向不同的目标,如,读正确,读出诗歌节奏,熟读成诵等。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反复阅读,自己便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及其所描绘的画面。
    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增加体验感,我创设了一些情景,比如:假如你是李白,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样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也得到了升华。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静夜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静夜思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听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诗人,导入课题,组词释题,认识我会认字,感受古诗,体会诗情,再读古诗,再想像画面,体会诗情,讲故事音乐渲染,吟诵古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共1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