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设计
展开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为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 夜晚 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I.引导学生自由读诗句,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认读生字。
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如:
生活中识字: 夜——黑夜 光——灯光 月光
举——举重 举手
熟字加偏旁: 田——思 木——床 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 底——低 凝——疑
3.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4、自主读诗句,认读生字。
出示学习要求:
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
反馈:
(1)同桌互读要求会认的9个生字。读对了,在生字表右边打上一颗星。有错误,帮助纠正,然后再读一读。
(2)把古诗读正确,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思、床、光”。
(3)结合停顿符号,读好古诗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释。如,疑: 好像
2、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4、(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如“思”字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坚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位置。“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2.指导学生在填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并在实物投影仪讲评。
3.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古诗填空: 静夜( )
[唐]李白
( )( )明月(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
拓展阅读,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月——思乡
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共10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20 咕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20 咕咚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图文对照,初步感知,四自然段,七自然段,书写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