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6092/0-17394093586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6092/0-17394093587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6092/0-17394093587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解析】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聪”等4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聪”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你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文言文吗?
2.出示图片,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引导:古文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它语言凝练,意义深远。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有谁还记得《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于哪部文学作品吗?(点生回答)
预设:《世说新语》
4.教师过渡:你记得可真牢。今天这篇文言文同样选自于《世说新语》。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作者刘义庆。
5.简介《世说新语》,出示课件。6.教师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21课,《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文题目。(板书:杨氏之子)
7.理解课文题目
(1)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2)理解“氏”的意思
(3)借助老师的提示,说一说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姓杨人家的儿子)
(4)教师引导:这么说,我该是胡氏之女,你能试试像我这样介绍自己或同桌吗?
(5)点生回答
8.教师小结: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吗?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教师播放范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教师引导:《杨氏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师指导认字
课件出示“诣”“禽”,全班拼读。
去拼音点生读。
教师指导:同学们,“禽”是象形字,本义:走兽总名。“擒”的本字。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汉字演变过程来记住它。
教师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课文要求书写的生字。生字归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学生把生字书空两遍。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梁”——教师提醒:上下两部分占位大体相等,上半部分的“言”和“办”要紧凑,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禽”——教师提醒:上窄下宽,点写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间的“凶”稍扁,“冂”下部略微内收。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重难点字。
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提出要求: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2.点生回答
预设:孔君平
3.课件出示孔君平简介,点生朗读介绍。4.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填空,点生填空。
5.指导朗读
(1)教师引导:再读课文,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些,并在课文上标注出停顿处,把课文读通顺。(2)课件出示句子,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小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教师示范朗读:先听老师朗读,注意认真听,根据老师的朗读,尝试划出停顿节奏和重音。
课件出示停顿线和重音。
全班齐读,读出停顿和重音。
(6)课件出示全文,教师引导: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7)提示注意“为”“应”的读音。
(8)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自读。
四、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教师引导:课文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相信大家也能大概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读完以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反馈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看到课文的第一句话。点生说一说句意。
预设: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教师继续引导: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他的性格特点,谁来说一说。
预设:人物是杨氏子,人物特点是很聪明。
教师小结:像这样交代了故事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总起全文。
课件出示第二句。点生说一说句意。
预设:孔君平来拜访这个孩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孩子出来。
教师追问:从这句话我们看出杨家和孔家的关系怎么样?
预设: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他和孩子也很熟。
课件出示第三句。
教师提问:通过注释我们可以知道“为”是替、给的意思,“设”是摆放、摆设的意思。那是谁为谁设果呢?
预设: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教师继续问:那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预设: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课件出示第四句。
教师引导:在这句话中,又出现了省去主语的情况,请问孔君平指给孩子看的是什么?(点生回答)
预设:杨梅
教师提问:现在谁可以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呢?(点生回答)
预设: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课件出示第五句。
教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技巧了,难不倒你们。借助注释,大家尝试着一起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预设: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知道知道每句话的意思了。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这篇古文的大意。
(1)学生在四人小组说故事主要内容
(2)指名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3)课件出示全文翻译5.教师小结:故事中,孩子用巧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玩笑话。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孔君平 杨氏之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解释课题,初读感知,了解大意,把握故事内容,读好句中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悟语言,体会人物的机智,创设情境,表演故事,师生共读,尝试背诵,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