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二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解析】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聪”等4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体会巧妙,感受机智
    1.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儿童——杨氏之子。杨氏之子的机智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2.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点生回答)
    预设: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
    3.教师过渡:那我们就聚焦这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4.教师提问: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
    预设:他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氏。
    教师小结:由杨氏想到杨梅,再想到君家果,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有趣。谁能把孔君平话里的风趣与调侃读出来呢?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
    教师继续引导:面对孔君平说的话,杨氏子是怎么说的呢?谁能读一读。教师提问:从杨氏子的回答,你感受到妙在哪里?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同桌交流
    全班分享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孩子马上听懂了对方是在用姓氏打趣,他想到孔君平的姓氏,又联想到孔雀的第一个字也是孔,便说:“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教师小结:由孔君的姓想到孔雀,再想到夫子家禽。果然是妙啊。
    教师引导:孔君平和杨氏子都分别在姓氏上做了文章。这样一说一答,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故事读到这里,说一说,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杨氏之子是一个反应快、思维敏捷的孩子。
    教师过渡:杨氏子不仅聪明,身上还有一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课件出示句子)比一比这两句话的异同,为什么孩子不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
    预设:第二句话回答更婉,显得有礼貌。
    教师小结:是啊,孔君平是长辈,杨氏子的回答婉转,表现了应有的礼貌,而且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让我们再读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发挥想象,熟读成诵
    1.教师引导: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请展开想象说一说。2.全班交流分享。
    预设:孩子,你真厉害!老夫甘拜下风。
    同桌互演,教师点评。
    4.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明天“李君平”来拜访,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教师追问:如果是“李君平”“石君平”来呢?同样的情况,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龙眼是夫子家果。”
    5.教师小结:看来你们也“甚聪慧”。
    6.教师引导:课文学到这里,你能来概括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1)点生汇报
    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待客热情的孩子。从“为设果”可以看出,家里来了客人,他第一时间拿出水果招待。
    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反应敏捷聪明机智的孩子。从“应声答曰”可以看出他的反应很快,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
    预设:我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从“夫子”可以看出,这是对孔君平的尊称。
    (2)教师小结:真是一群善于分析人物形象的孩子。杨氏子不仅如课文中所说的“甚聪慧”,还机智有礼貌,待客热情。让我们夸一夸他吧。(3)课件出示词语。(4)教师引导:请你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词语,用自己的话夸一夸他吧。
    7.教师小结:孔君平的玩笑话信手拈来,幽默风趣;而杨氏之子年方九岁就能妙语应答,难怪作者夸他“甚聪惠”。这就是语言的精妙和智慧啊!8.背诵全文
    (1)出示课文填空,全班口答
    (2)教师指导背诵: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三、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1.教师引导: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这篇课文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人物的对话格外精彩,一个信手拈来风趣幽默,一个答的自然,机智巧妙,既彰显了人物的智慧,又感受了语言的魅力。
    2.师生梳理文脉:文言文的第一句为本篇课文的总起,通过这句话我们得到的信息是?
    预设:杨氏之子聪明
    3.后面的内容分别从孔君平和杨氏子说的话语中表现了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可谓是格外精彩。
    课件出示填空题,全班齐答。
    5.拓展延伸:《世说新语》里除了有王戎和杨氏子这两个有趣的人物,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才女。
    四、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孔君平——杨梅——君家(杨家)果
    对话 甚聪慧
    杨氏子——孔雀——夫子家(孔家)禽
    【教学反思】
    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教师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所以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学习这篇文言文是本课学习的终结吗?不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努力时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与热情,因此,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世说新语》,引导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古文,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很有必要。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解释课题,初读感知,了解大意,把握故事内容,读好句中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悟语言,体会人物的机智,创设情境,表演故事,师生共读,尝试背诵,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