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统编版(2025)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件PPT+教案+素材全套
- 【核心素养】2.2请帮我一下 第二课时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核心素养】2.2请帮我一下 第二课时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核心素养】2.3我们爱分享 第一课时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核心素养】2.3我们爱分享 第二课时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核心素养】2.3我们爱分享 第一课时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核心素养】2.3我们爱分享 第二课时 教案
展开统编版小学道法一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爱分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爱分享【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单元我们一起长大课时2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分享礼仪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分享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宽容友善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分享中践行良好道德行为。【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道德情感:在分享活动与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因遵守分享礼仪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强化友善待人的情感体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升积极的道德情感。【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在分享过程中尊重他人物品所有权和意愿是基本准则,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理解分享需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进行。【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健全人格:借助情景模拟和小组分享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自信、大方、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责任意识:通过完成分享计划和记录感受的任务,让学生意识到分享是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增强在分享活动中的责任担当意识。重点1. 掌握图书、手工作品等分享场景下的礼仪和注意事项,如爱护分享物品、礼貌交流等。2. 学会在分享中合理表达需求、处理矛盾,理解特殊情况下分享的规则。难点1. 引导学生在实际分享中始终遵循礼仪规范,克服自我中心,真正做到尊重他人。【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2. 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分享知识转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融入日常生活。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分享场景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2. 学生自带一些可分享的小物品,如小玩具、小零食、绘本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分享有很多‘魔力’,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呀?” 邀请学生回答,巩固旧知。2. 展示几张小朋友们分享图书、玩具的图片,接着提问:“大家看这些小朋友在分享,那在分享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由此引出本节课关于分享礼仪和注意事项的学习。【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回忆旧知并回答,观察图片思考并分享想法。巩固旧知,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讲授新课1. 分享的礼仪与注意事项(1)展示一幅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有序分享图书的温馨图片,用温和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小伙伴在分享图书,那你们觉得在图书分享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接着,展示一张图书被严重损坏的图片,表情严肃地询问学生:“大家看,这本书被弄成这样,这样做对不对呀?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书分享中爱护物品的重要性。(2)播放一段小朋友们分享手工作品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他们在分享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不同反应。视频结束后,教师详细讲解在分享手工等作品时遇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如主动和小伙伴一起讨论改进方案、虚心向会做的小朋友请教技巧等,并结合视频中的场景进行举例说明。(3)在黑板上展示精心编写的分享小口诀:“秘密分享小声点,故事分享生动点,方法分享仔细点,图书分享爱惜点,与人分享礼貌点,一起分享大方点。” 教师富有感情地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讲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随后,组织分组朗读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整齐、最有感情,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小红花奖励。(4)依据分享小口诀,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教师先亲自示范分享东西时双手递出、接受别人分享时微笑着说谢谢等规范礼仪动作,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然后,安排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模拟分享场景,练习分享礼仪动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2. 应对分享中的问题(1)展示一幅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了分享玩具,一脸愧疚,而玩具主人表情难过的情景图片,用关切的语气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看,这个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了别人分享的玩具,这时候他应该怎么做呢?玩具的主人又该怎么回应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认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补充,强调不小心弄坏东西要及时真诚地道歉,被弄坏东西的小朋友要学会宽容原谅。(2)展示两组对比鲜明的图片,一组是小朋友礼貌地询问是否可以借用水彩笔,另一组是小朋友直接抢夺水彩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这两组小朋友的做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组呀?为什么呢?” 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在分享中合理、礼貌提出要求的重要性。接着,组织同桌之间进行互相提出要求和答应要求的情景模拟练习,要求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如 “请问我可以用一下你的…… 吗?”“当然可以,给你。”“谢谢你!” 等,教师观察学生的模拟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同桌组合,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3)展示一个小朋友拿着爷爷留给自己的纪念品,另一个小朋友想借回家玩的情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有这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讲解在特殊情况下分享的规则,即要和别人诚恳地说明情况,让对方理解物品的特殊性。之后,询问学生自己有没有不能外借的东西,并请几位同学分享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特殊情况分享规则的理解。3. 小组分享实践【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1)组织小组分享活动,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和组内的小伙伴分享自己带来的小物品,也可以讲讲有趣的小故事。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刚刚学的分享礼仪哦,看看哪个小组分享得最棒!” 为每个小组发放便签纸和彩笔,让学生记录小组分享过程中的有趣事情和问题。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互相交流。(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走上讲台向全班分享小组内的分享情况,如分享了哪些物品、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在分享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是怎么解决的等。其他小组的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分享结束后,可以举手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分享给予鼓励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相互学习。4. 视频学习与总结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小朋友们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进行分享的视频,视频内容包含了多种分享场景和正确的分享行为。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朋友们,在刚刚的视频里,有好多分享的场景,大家仔细想想,哪些分享行为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值得学习的分享行为,如分享时主动把好的部分让给别人、耐心教小伙伴新的游戏玩法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化学生对正确分享行为的认知。观察图片思考回答,判断图书损坏行为对错;观看视频学习解决方法;跟读口诀,参与朗读比赛;【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模拟分享礼仪动作。观察情景图片思考回答,参与同桌模拟练习;【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观察对比图片理解并模拟礼貌分享;思考并分享特殊情况的处理和自身经历。参与小组分享,记录有趣内容;小组代表分享,其他小组倾听、互动。观看视频观察并分享值得学习的行为。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分享礼仪和应对问题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强化正确分享行为认知。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分享礼仪和注意事项,如爱护分享物品、礼貌交流、处理分享矛盾等内容,提问学生进行巩固。2. 强调分享不仅要乐于分享,还要善于分享,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分享礼仪,做一个受欢迎的分享者。回忆知识回答问题,倾听鼓励明确努力方向。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分享礼仪的动力。板书我们爱分享1. 分享礼仪:爱护物品、礼貌交流、双手递出等2. 应对问题:及时道歉、合理要求、特殊说明3. 分享实践:小组分享、全班分享【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情景模拟和小组分享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理解分享礼仪和注意事项。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分享中可能还会出现不遵守礼仪的情况,后续教学可增加更多真实场景模拟和日常监督,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将分享礼仪真正融入生活,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