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做事要仔细》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686679/0-17389387034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做事要仔细》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686679/0-17389387035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做事要仔细》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686679/0-17389387035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2课 做事要仔细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2课 做事要仔细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的 “小马虎”,为什么会马虎,仔细做不马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做事要仔细
单元
我有新面貌
课时
1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忘带文具、看错题目、做事丢三落四等 “马虎” 行为。由于年龄小,他们对做事仔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做事方法和习惯。部分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马虎,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掌握仔细做事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分析
《做事要仔细》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 中的重要一课。本单元围绕新学期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新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课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 “小马虎” 场景,如忘记带东西、扣错扣子、漏做题等,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教材深入分析了马虎产生的原因,如着急、没检查、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介绍了多种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如贴小提示、列小清单、相互提醒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正马虎的毛病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清晰识别生活中马虎行为的具体表现,深刻理解马虎带来的危害;熟练掌握并运用至少三种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享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感。
重点
1.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马虎的危害,使学生真正理解做事仔细的重要意义。
2. 指导学生掌握切实可行的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
难点
引导学生将仔细做事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克服自身马虎的不良倾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持之以恒地保持仔细认真。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精心收集并剪辑与 “小马虎” 相关的趣味动画视频,制作包含丰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教学课件;准备 “找不同” 游戏的高清图片素材、空白小清单卡片、彩色提示便签、卡通小奖品(如贴纸、小书签)等。
2. 学生准备:提前回忆并记录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因为马虎而发生的趣事或麻烦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时长约 3 分钟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为一个小朋友在一天的生活中,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不断出现马虎行为,如穿衣服时扣子扣错顺序、上学路上忘记背书包、考试时看错题目等,这些行为导致他遭遇了一系列尴尬和麻烦的事情,画面生动有趣,充满喜剧效果。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视频里的小朋友发生了好多有趣又麻烦的事情,你们发现他都做了哪些马虎的事呀?你们觉得这样好吗?” 同时,教师用亲切的眼神和鼓励的手势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1. 全神贯注地观看动画视频,被视频中小朋友的滑稽行为逗得哈哈大笑,在观看过程中,部分学生还会忍不住与身边的同学小声交流。
2. 视频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详细描述视频中小朋友的马虎行为,如 “他扣子扣错了,衣服穿得乱七八糟”“他忘记背书包,又跑回家去拿” 等,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如 “这样不好,会耽误时间”“会让自己被老师批评” 等。
利用充满趣味性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视频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马虎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
1. 展示教材中 “生活中的‘小马虎’” 的图片,图片涵盖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马虎场景,如找不到铲子、扣子扣错、漏做题目、忘带书本等。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小马虎’的事情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经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 4 - 6 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会出现马虎的情况呢?”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多角度分析马虎的原因。讨论时间为 5 - 8 分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如 “你当时着急去做什么呀?”“你做完事情后有没有检查一下呢?” 等。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梳理出马虎的常见原因,如着急赶时间、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做完后忘记检查等,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接着,引出 “仔细做不马虎” 的内容,详细介绍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讲解贴小提示、列小清单、相互提个醒等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好处。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可以在书包上贴个小提示,写上‘检查文具’,这样每天收拾书包的时候就能看到,提醒自己别忘带东西啦。” 同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贴有小提示的书包、列好的小清单等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方法。
4. 开展 “找不同” 游戏活动。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两张相似度较高的图片,图片内容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卡通场景或动物画面,图片上有 5 - 8 处不同之处。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找不同’的游戏,大家要在 3 分钟内找出这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找到最多的同学可以获得小奖品哦!开始!”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不要着急。游戏结束后,邀请找到不同之处较多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如 “我是从上往下,按照顺序一处一处找的”“我发现有颜色不一样的地方就特别注意” 等。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到仔细观察、有条理地做事是找到不同之处的关键,同时也能培养仔细做事的习惯。
1. 认真观察教材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举手分享自己做 “小马虎” 的经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有一次考试,没看清题目要求,结果做错了好多题”“我早上着急上学,把鞋子穿反了,到学校才发现” 等,在分享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不时发出笑声或表示赞同。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组长的组织下,各抒己见,认真思考并发表自己对马虎原因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我着急出去玩,就没仔细检查作业”“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写错字” 等。在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如有不同意见,会在代表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
3. 认真倾听教师对马虎原因的总结和养成仔细做事习惯方法的介绍,看着黑板上的板书和展示的实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场景,思考这些方法的实用性。部分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如 “小提示贴在哪里比较好呢?”“小清单要怎么列呀?” 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热情高涨地参与 “找不同” 游戏,全神贯注地观察图片,有的学生用手指着图片,逐行逐列地寻找;有的学生先整体观察,再聚焦细节。游戏结束后,积极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技巧。
通过展示图片和分享经历,让学生对马虎行为有更清晰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小组讨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马虎的原因。在介绍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时,结合实际场景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找不同” 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仔细做事的过程,掌握保持仔细的方法,加深对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巩固练习
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空白小清单卡片和彩色提示便签,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如何填写小清单和制作提示便签。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想一想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容易马虎的事情,比如早上起床容易忘记整理书包,就可以在小清单上写上‘早上整理书包’,然后在提示便签上写上‘别忘整理书包哦’,再把提示便签贴在书包上,这样就能提醒自己啦。大家也来试试吧!” 学生开始填写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完成后和同桌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清单和提示便签,看看同桌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并且要互相监督,提醒对方按照清单和提示去做哦!” 学生们积极与同桌交流,认真倾听同桌的分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如 “你可以把提示便签贴得更显眼一点”“你这个小清单还可以再详细一些” 等。
1. 认真倾听教师的示范讲解,按照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小清单卡片上认真书写自己容易马虎的事情,如 “写作业忘记写名字”“忘记给宠物喂食” 等,并在提示便签上写下相应的提醒话语,如 “写完作业记得写名字”“别忘了给宠物喂食” 等。在填写和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或同桌请教。
2. 与同桌进行交流,主动分享自己的小清单和提示便签内容,认真倾听同桌的分享,积极给予回应和建议。同时,与同桌互相承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互相监督,帮助对方养成仔细做事的习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桌之间的交流与监督,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
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做事要仔细》这一课,大家还记得我们都学了些什么吗?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邀请 3 - 5 名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总结,如马虎的危害、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等。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做事仔细的重要性。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同学们,做事仔细不仅能让我们避免很多麻烦,还能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克服马虎的小毛病,养成仔细做事的好习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 同时,对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发言精彩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发放小贴纸、小书签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 认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马虎会让我们做错事,还会耽误时间”“我学会了用列小清单和贴小提示的方法让自己做事更仔细” 等。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认真倾听,如有遗漏的内容,会在自己回答时进行补充。
2.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看着教师手中的小奖品,受到鼓舞,在心中树立起做事仔细的信念,下定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克服马虎的习惯,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做事仔细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养成仔细做事习惯方法的记忆。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去养成仔细做事的好习惯,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板书
做事要仔细
一、生活中的 “小马虎”
忘记带东西、扣错扣子、漏做题等
二、为什么会马虎
着急、没检查、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仔细做不马虎
贴小提示、列小清单、相互提醒等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动画视频导入、图片展示、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对马虎行为及其危害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养成仔细做事习惯的方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巩固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填写小清单和制作提示便签,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的意识还不够强。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的跟踪和指导,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的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督促,帮助学生真正将仔细做事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此外,可以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 “仔细做事小能手” 评选活动等,进一步强化学生仔细做事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2课 做事要仔细第二课时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2课 做事要仔细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2 说话要算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