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复习】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4242/0-1739063566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复习】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4242/0-17390635662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复习】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4242/0-17390635663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
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复习】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复习】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人教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回顾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
(2)组成:
①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②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常见溶剂是 )
(3)特征: :溶液内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
: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压强不变、溶剂不减少),久置不分层。
注意:
(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碘酒是褐色的,CuSO4溶液是蓝色的(因含有Cu2+)。FeCl3溶液是黄色的(因含有Fe3+),FeCl2溶液是浅绿色的(因含有Fe2+)。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注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属于反应放热,而不是溶解放热。
3.乳化现象:
(1)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_______________,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其特点是能_____________。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
注意: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还可溶解其它溶质,如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可再溶解硝酸钾。
(2)确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_________________。
2.相互转化:
(1)对于大多数固体。
(2)对于极少数固体,如Ca(OH)2。
3.结晶:
(1)定义:溶质从溶液中以___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常用方法。
①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_的物质,如氯化钠。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也叫冷却结晶或者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的物质,如硝酸钾。
(3)应用:结晶法分离混合物,KNO3中混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适合选用_______法。
考点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四要素”。
①条件:_____________。
②标准:100 g_________。
③状态:达到_____________。
④实质:_________的质量,单位一般是_______。
(2)影响因素。
①内因: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②外因:_________。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如_____。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如 ___________。
2.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
(1)内因: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外因:温度和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___。
注意: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
3.溶解度曲线:
(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
(2)意义。
点: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固体。
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注意:
(1)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若温度不同,无法比较。
(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一般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析出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考点四:溶液的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
(2)公式。
①
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③溶液质量=_________质量+_________质量
=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体积×____________
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有关计算。
①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a.加水稀释:A×a%=B×b%=(A+m水)×b%(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m水表示加入水的质量)
b.加入低浓度的溶液:A×a%+B×b%=(A+B)×c%(c%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而不能直接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式。
2.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匙等。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溶解、⑤装瓶贮存。
注意:(1)托盘天平的使用: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要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且左右两盘上要垫上相同的称量纸;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2)量筒的使用:①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相平;②选取量筒的量程要比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稍大且越接近越好。
(3)用固体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有:
①从操作看可能是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b.量水时仰视读数;c.溶解时,所用烧杯内有水。
②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a.药品不纯;b.计算错误。
用固体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有:
①从操作看可能是a.称量时,右盘放纸左盘没放纸;b.调整平衡时,天平指针偏右;c.量水时俯视读数;d.向烧杯内倒水时将少量水洒出等。②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a.砝码生锈;b.计算错误。
3.用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溶液:
(1)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①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装瓶贮存。
基础达标
1.“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
2.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
3.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5.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7.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
8.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 gNaCl,需加水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 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9.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能力提升
10.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11.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2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12.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3.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化学式)。
(2)计算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链接中考
14.(2023•广西)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B.白酒C.白醋D.花生油
15.(2023•广西)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16.(2022•北部湾)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7.(2022•北部湾)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100
C.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18.(2022•柳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g。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4)40℃时,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M%,则M不超过 %(结果精确到1%)。
19.(2023•广西)将AgNO3溶液逐滴加入73.0g稀盐酸中,t秒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基础回顾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1.(1)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①固体、液体、气体。 ②水(3)均一性、稳定性
2.NH4NO3、NaOH、NaCl
3.(1)细小的液滴,稳定存在。
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2)①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溶质不再减少。
3.结晶:(1)晶体。 (2)①不大②较大。 (3)降温结晶
考点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1)①一定温度。 ②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溶质,克。(2)①溶质和溶剂。 ②温度。 a.显著增大。 b.不大,NaCl。c.减小,Ca(OH)2。
2.(1)溶质和溶剂。 (2)减小,增大。
考点四:溶液的浓度
1.(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2)③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密度。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2.(1)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2)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
注意:(1)左物右码。 (2)凹液面的最低处
3.(1)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2)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
二、基础达标
1.B;2.D;3.B;4.C;5.C;6.D;7.B
8.(1)7.5,42.5。(2)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3)30。
9.(1)丁。(2)A。(3)乙。(4)8。
三、能力提升
10.B;11.(1)t1。(2)乙。(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4)大于。
(5)①B。②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12.(1)解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
解得:x=10g y=11.1g
完全反应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0.5%
13.解:(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2SO4。
故填:Na2SO4。
(2)设2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x 9.8g
=, x=8g,
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0%,
答: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
四、链接中考
14.D;15.C;16.D;17.D;18.(1)25(2)45。(3)增大。(4)31。
19.解:(2)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
AgNO3+HCl=AgCl↓+HNO3
36.5 143.5
x 28.7g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类型
定义
举例
吸热
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放热
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不吸热也不放热
多数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方法
原 理
举 例
溶解
利用溶解原理,使油污溶解于某些溶剂中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乳化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油污,发生乳化现象,从而被水冲走
用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渍
化学
变化
利用化学反应,使油污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氢氧化钠除炉具上的油污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甲
0.18
0.16
0.14
0.12
0.09
乙
35.7
36.0
36.6
37.3
38.4
丙
13.3
31.6
63.9
110
169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知识梳理与考法点拨第九单元溶液(学生版+解析),共21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微专题复习学案: 水和常见的溶液,共10页。
这是一份2021年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之 水与常见溶液学案(无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再现,知识回顾,反馈练习,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