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5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6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7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5讲 文言字词(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义扩大,词义缩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洞悉全国真题,探寻命题知考向。
    题型一 文言字词选择题(3大考向)题型二 文言字词填空题
    熟悉通假字、分辨古今异义、理解一词多义、把握词类活用。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 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辨别它们在不同语句中的用法。
    积累、掌握 常用文言实词,并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说出它们的意思。
    将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阅读中,具备读懂浅显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类型一:一词多义类型二:古今异义类型三:词类活用
    做读书卡片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方法,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组词成句,联句成篇,参照上下文对词义的制约和词在句中对上下文的依存关系来确定词义。
    对待课外文言文题目要沉着冷静,认真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
    学会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
    把原文读懂—审视语境—推断出词义—代入原文
    掌握教材中的古今异义词,多读多背教材的文言文。
    “陈胜王”(《陈涉世家》)“王” 是 “称王” 的意思,用作动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意思是 “坚固的铠甲”。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 是 “埋伏”。
    “其一犬坐于前”(《狼》)“犬” 作状语,意思是 “像狗一样”。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 意思是 “亲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 是形容词,意动用法是 “认为…… 美”。这句话是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2024·江苏淮安·中考改编)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解释文中加红词。(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先天下之忧而忧
    【乙】去城东十五里,望之绵亘而蜿蜒者,即黄河故道也。河北徙堤存焉。堤之两翼,居人数十家, 庐舍相比,酒帘摇荡,多以染织为业。堤之南一里许,苍荫茂密如雨盖,数百柄簇拥攒挤,初疑其为松荫状,询土人则樱桃园也。堤之西,方塘百顷,菱芡交翻,芙集万本,渔人弄篱,童子戏水。往来堤上者,红白缭目,香风扑人,多为之小憩而不忍去。堤之后有古寺,寺之后有敞亭,亭之栋有小额曰“晋刘伶先生墓①”。 …… 【注释】①刘伶先生墓:清代淮安郡有刘伶台,祭祀西晋名士刘伶。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 解释文中加红词。 堤之南一里许 多为之小憩而不忍去
    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题干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选择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翻译划线句子时虚词占有采分点。
    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们)、它(们)、这件事”;指示代词常见用“这、这样”。
    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问,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去、往、到”。 如: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可不译;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可译为“就,然后”,也可不译;例句: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但是、可是、却”;例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因而”。例句: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可译为“和”或不译;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①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表修饰,相当于连词“而”;例句:卷石底以出(《小石漳记》)
    ①表所用的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拿……”;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介词,把;例:投以骨。③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按照、凭、凭借、因为……”。
    介词
    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
    连词:表选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诘问、揣测、祈使等语气。
    名词: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心理活动、表现。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读(wèi)①可译为“替、给、为了、在、因为、对……;②读(wéi) 表被动。
    读(wéi)①可译为“成为、担任、当、修筑、认为、叫作、作为、做、雕刻、接受……”;②判断动词“是”。
    于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到”; ②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给、对于……; ③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2024·内蒙古·中考改编)下列各组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窥镜而自视     学而不思则罔B.谓其妻曰       其真不知马也C.臣之妾畏臣     乃记之而去D.皆以美于徐公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语气词,表推测,意为“恐怕”
    代词,代指“小石潭的景物”
    【最新中考真题】(2024·西藏·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略 【乙】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②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③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④。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⑤。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节选自《与元九书》,有删改) 【注】①仆:我。②谙:熟悉,知道。③遑:闲暇。④胝:老茧。⑤乡赋:地方举行的乡贡考试。
    下列各项加红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D.始龀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瑾字附璘。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年十七,周文闻其名,因召拜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军书羽檄,瑾多掌之。从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于时魏室播迁,庶务草创,朝章国典,瑾并参之。时燕公于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之同姓,结为兄弟。于谨南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江陵既平,衣冠仕伍,并没为仆隶。瑾察其才行,有片善者,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及军还,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或白文帝曰:“唐瑾大有辎重①,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密遣使检阅之,唯见坟籍②而已。乃叹曰:“孤知此人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③之疑,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瑾性方重,有风格。退朝休假,恒着衣冠以对妻子。又好施与,家无余财,所得禄赐,常散之宗族。其尤贫者,又割膏腴田宇以赈之。朝野以此称之。(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二,有删改)[注]①辎重:出门携带的物资,常指军用物资。②坟籍:古代典籍。③投杼:杼,织布的梭。投杼,表示多谤能动摇信念。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时魏室播迁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愿与之同姓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C.其尤贫者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D.朝野以此称之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介词,表示某个时间或情况下
    指示代词,指那些特别贫困的人
    (2024·甘肃临夏·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懋第①衰绖②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④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有改动)【注释】①懋(mà)第:指左懋第,字萝石,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降清,被誉为“明末文天祥”,专谥“忠贞”。②衰绖(cuīdié):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③太牢:祭品。④游击:武职官名。
    解释下列加红词。(1)万钟于我何加焉 ( )(2)乡为身死而不受 ( ) (3)来谒懋第 ( )(4)俱以不降诛( )

    相关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五)重点虚词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五)重点虚词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介词“依靠凭借”,介词“按照依照”,介词“把”,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状态可不译,介词表比较“比”,副词加强诘问语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四)实词一词多义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四)实词一词多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量小不多,排行在后的,擅长善于,好的方面优点,做善事,好的正确的,待等到,比得上,来得及,做得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三)80个词类活用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三)80个词类活用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以为快乐,出名有名,蔓延到上,横生藤蔓,旁生枝茎,使受到扰乱,使劳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