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0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0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1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1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19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2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30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93410/0-17390274303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盐的组成和分类,几种常用的盐,侯德榜侯氏联合制碱法,常用的化肥与使用,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常用的氮肥,工业制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
金属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把盐分成钠盐、钾盐、钙盐等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再由氨气制造铵盐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铵态氮肥
食物及人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组成营养物质的元素主要有哪些?从化学视角看,各类营养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特点?人们如何利用化学方法获得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怎样使用药物才更有利于健康?
水、矿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食物是人们获取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大米、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食用油中富含油脂;
蛋、肉、鱼、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和糖类。
像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这样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如水、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我们熟悉的一氧化碳、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由于它们具有典型的无机物的性质,人们仍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很简单如甲烷(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而有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很复杂,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这样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满足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油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通常把常温时呈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如牛油等;常温时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如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等。
当人进食量较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供给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消耗自身的脂肪来满足机体的需要。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糖类、可能会引起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请你设计实验,检验红薯、马铃薯和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将红薯、马铃薯、面包切成薄片,,在切开的表面上滴加碘水(或碘酒),观察现象。
红薯、马铃薯和面包片滴加碘水变蓝,是因为淀粉与碘单质(I4)作用呈蓝色。用含有碘单质的碘水(或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方志敏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清贫》等一些重要的文稿是他被捕后在狱中所写。方志敏并没有因身陷囹圄而停止战斗,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和折磨。
碘酒显影 方志敏烈士的故事
在监狱中用米汤写下书信,并通过相关人员将书信带出,费尽周折交给了党组织。工作人员打开后看到的都是白纸,拿碘酒擦了以后显出字来。这里用到了碘酒显影的原理,因为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用米汤写密信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用于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元素。人体通过摄入食物获取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另一部分氨基酸在体内转化为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也放出能量。
用镊子夹一小块凝固的蛋白质,在酒精灯上灼烧,会产生什么气味?灼烧一根头发或一根棉纱线,是否产生同样的气味?
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国科学家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项成就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1965年9月,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中国科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其与天然牛胰岛素有相近的生物活性与结晶形状,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
我国科学家克服了基础薄弱、设备简陋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反复实验。为了准确调节合成时溶液的酸碱性,汪猷院士所在小组滴加溶液所用的玻璃滴管头拉得比发丝还细,每一次溶液的pH检测结果都经过仔细比对。
来自不同单位的众多杰出科学家与科研工作者努力拼搏,经过七年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终于成功实现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维生素虽然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量也不多,但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目前发现的维生素种类并不太多,但它们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对人体健康都极其重要。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人体内的一些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它们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细胞酸碱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人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水溶液。请你查阅资料后解释其中的原因。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均衡膳食以保证健康
药物能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研究药物的成分,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所含的有效成分,以及合成、生产药物,都离不开化学。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从中受到启发,将温度控制在60℃,用乙醚(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0O,常用作溶剂)
冷浸法从黄花蒿中获得了提取物,并在其中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疾新药。这种提取方法应用了怎样的原理?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居多,包括动物和矿物,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称为中草药。利用不同的溶剂,从中药中提取、提纯各种天然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药物的一种途径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1969年,屠呦呦参与抗疟药的研究项目后,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1971年,在历经近200次失败后,抗疟药实验取得突破,获得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及其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药物研究上作出突出贡献。
2015年10月,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该诺贝尔奖项的中国科学家。2016年屠呦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常用于成人的普通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
近年来它还被发现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血栓的形成,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柳树类植物提取物具有消炎镇痛作用。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柳树类植物提取物中含有有机化合物水杨酸。随后,科学家用化学方法,以水杨酸为原料制得具有更好药效、副作用更小的药物阿司匹林。
现在,化学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精确测定药物的分子结构并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健康的需求
药物大都有二重性,既能对症治疗换也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若滥用药物更可能延误、加重病情,如长期滥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不利于人体康复。因此要遵循安全、有效、适量等原则,科学合理使用药物,使药物真正守护人们的健康。
科学合理用药才能守护健康
CO + O2 → CO2
水、矿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1965年9月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提纯各种天然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药物的途径
柳树类植物提取物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以水杨酸为原料制得阿司匹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2024)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2课时-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沪教版2024pptx、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2课时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2024)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1课时-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沪教版2024pptx、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1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1化学与人类健康第1课时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优质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大单元教学设计91化学与人类健康课件共59张PPT内嵌视频pptx、大单元教学设计91化学与人类健康同步作业原卷版docx、大单元教学设计91化学与人类健康教学设计doc、大单元教学设计91化学与人类健康同步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