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七下历史预习学案暨问答知识提纲】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3097/0-17390241804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七下历史同步预习学案暨问答性知识提纲【2025年春季学期新版教材】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首先,它是一套同步预习学案,学生拿到之后,可以结合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完成本学案的挖空练习,掌握每课的重点,完成课前预习。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预习任务和书写任务,避免学生因疲倦而产生厌学情绪,在本学案中,对于相对次要的知识点,直接以答案的形式给出,既可以减轻学生的书写任务,又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套问答知识提纲,因为本学案总结了每课的重要知识点,并且以提示性问答的形式展开,拿到它的学生,完全可以将之当作背诵的知识提纲;拿到它的家长,完全可以将之当作提问模板,在家对孩子进行提示性的提问;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用这套学案进行提示提问性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翻阅课本,寻找答案,完成学习;在背诵阶段,借助本套学案,同桌之间完全可以互问互答,快速检验自身的掌握情况。
多说一句,之所以设置成这样带有明确提示性信息的问答形式,一方面是现在的考查形式就是问与答,展示材料与理解总结,一方面是如果让学生自由提问的话,很多学生问出来的问题,听起来总是让人无语,很多既问不到重点上,还喜欢抠字眼。所以干脆设计出这么一份问题很明确,答案很简单的导学案,一方面让学生默写,通过书写加深印象,一方面方便学生相互问答,问答时有明确的提示依据。
再说一个本人上课时发现的现象,历史课程需要背诵,但是本人观察发现,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自由背诵,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几分钟之后便会偃旗息鼓,但是如果让学生相互问答,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高不少,所以课堂的背诵中,学生的相互问答,可能比单纯的背诵更有效果,这也是本人编写这样形式导学案的初衷之一。
本套学案一课一张,前一部分为学生使用版的重点内容挖空,后一部分为教师使用版的参考答案齐全。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24页)
【学生使用版——重点内容挖空】
安史之乱(20):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是:使唐朝的国势 ,逐渐形成 的局面,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 地区遭到浩劫,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0页),这次叛乱爆发的时间是: ,发动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是: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 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 的局面。平叛过程中,涌现出的著名将领是: 。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21—22页):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灭亡唐朝的人是: (22页),但真正给唐朝致命打击的是: (22页),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沉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五代十国(22—24页):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它们是: 、后唐、后晋、后汉、 (22页),十国指的是当时南方地区先后出现的九个政权与北方的北这一分裂现象是唐朝末年以来什么局面的延续: (23页),这一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什么身份:掌握兵权的武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有: 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入,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和 流域的稳定和发展更为显著;虽然政权分立,但各地 联系、 交流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 因素不断增长。这其中为后来北宋统一打下基础的事件是: 改革(23页正文),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表现之一是: 治西湖。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24页)
【教师使用版——所有答案齐全】
安史之乱(20):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是: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0页),这次叛乱爆发的时间是:755年,发动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平叛过程中,涌现出的著名将领是:郭子仪。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21—22页):唐朝灭亡的时间是:907年,灭亡唐朝的人是:朱温(22页),但真正给唐朝致命打击的是:黄巢起义(22页),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沉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五代十国(22—24页):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它们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2页),十国指的是当时南方地区先后出现的九个政权与北方的北汉,这一分裂现象是唐朝末年以来什么局面的延续:藩镇割据(23页),这一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什么身份:掌握兵权的武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有: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入,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稳定和发展更为显著;虽然政权分立,但各地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统一因素不断增长。这其中为后来北宋统一打下基础的事件是:周世宗改革(23页正文),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表现之一是:钱镠治西湖。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精品导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精品导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精品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