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给物体分类》教案(2025春)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5151/0-17389003156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课件(2025春)
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2.给物体分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2.给物体分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观念]
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可以用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思维]
能用口述、画圈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意识到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会有更多发现。
[探究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态度责任]
意识到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发展进一步探究物体外部特征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根据选择的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尝试按其他特征进行分类,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受标准细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一套学生实验材料;3.班级记录表。
[学生]1.活动记录单;2.上节课用过的9种物体(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方橡皮、钢尺、塑料尺),提前用标签纸编号贴在材料上。
【教学过程】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给物体分类。一、聚焦(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引入:哪位小朋友去市场买过蔬菜?你能说说市场里的蔬菜是怎么摆放的吗?(预设:会有一部分学生有过跟着长辈去菜市场买菜的经历,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名称)。
2.课件出示市场里蔬菜摊的图片,提问: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预设:谁和谁摆在一起,它们都是……)
3.小结:市场里的蔬菜通常是按照品种来进行分类。
4.提问: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预设:会更整洁、有序、方便顾客挑选等)。
5.过渡:分类有许多好处。我们怎样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给物体分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分类场景,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本课课题。二、探索:将物体分成两类(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9个物体
(一)回顾物体的特征,初探分类方法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提问:(出示9种物品)还记得这几种物体吗?上节课我们观察过它们的特征,如果要把这9种物品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2.追问: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特征把这些物体归为一类)
3.小结: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物体的某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4.提问:回忆一下第一节课,我们还探究了这些物体的哪些特征?(预设:大小、轻重、颜色、形状等等,学生边说教师可边在黑板上板书特征)
5.过渡:这些特征都可以成为我们用来分类的依据。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其中的一个特征将9种物品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与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方法。最终明确应该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再进行分类。
(二)选择特征,尝试分类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9种贴好编号的物体(两人为一组,每组一份材料)
1.提问:如果要你选择一个特征来分类,你会选择哪一个?(先提问一个学生,无论选择哪个特征都可以)
3.追问:选择这个标准后,你准备将这9种物体分成怎么样的两类?(预设:学生能说出细分的标准,比如选择了“形状”这个特征,可以细分为“球体”的一类,“非球体”的另一类)
4.出示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先选择一个特征分类,达成共识后再尝试按照其他特征分类,总共至少选择三种特征进行分类。
4.出示温馨提示与记录单,介绍记录的方法。提问:为什么这些材料老师提前进行了统一编号?编号有什么好处?(预设:编号可以方便记录分类结果和交流观点)
5.学生两人一组活动,一次分类后可以进行角色互换。
6.小组交流分享分类特征和结果。(预设:不同的小组如果选择了同一个特征,可相互补充、质疑。)小组的分类结果教师简单记录在黑板上,以供研讨,特别是为了研讨的第2个问题提供案例。
[设计意图]在选定标准分类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细分的标准。教材中的两个步骤整合在一起,使得探究不过于碎片化。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提问: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预设: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
2.提问:根据同一个特征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不同吗?(预设:会有不同)
[设计意图]在研讨交流中,借助这两个问题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总结物体的外部特征,并根据不同特征建立细分的标准进行分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拓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出示体育器材分类的图片,过渡:它们是怎样分类的?你还能举分类的例子吗?
2.小结:类似这样对物体进行分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平时生活中要留意观察。
3.课后实践:在家里尝试给玩具分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并积极迁移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给物体分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