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
展开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且已经能从颜色、大小、形状、轻重、是否透明等方面对物体进行描述和区分。
本节课将之前研究过的物体集中起来,引导孩子当面对大量物体时,怎样表述是简洁有序的?分类便是一种好办法,它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材料:提供玻璃珠和塑料杯,旨在让孩子能根据是否透明进行分类;提供方形、球形等物体,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提供大小不同的橡皮、螺母、木块,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提供的物体由塑料、玻璃、木头、金属等简单材料组成,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的材质进行分类。提供一定数量并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孩子按多个特征进行分类,而分类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同样的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便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对于同一属性,不同的物体表现不同。当学生面对众多物体时,很自然地会根据所学物体属性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将分类标准、分类依据混淆,造成同一次分类时,可以把同一物体分到多个类别中,或者同一次分类,存在几个标准。同时一年级的孩子,面对多种材料时,会产生独自占有个别材料的想法。而进行分类活动时,应该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组内成员轮流按一定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摆放,整个过程不仅是对物体进行分类,也是培养小组有序合作及活动反思的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知道根据物体的特征可以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把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
3.知道根据同一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会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经历用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产生对更多物品进行分类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比较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乒乓球、小木块、大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玻璃珠、塑料杯、小螺母、大螺母、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找物品:出示超市物品专柜,请学生找牛肉、巧克力等物品。
2.提问:超市物品繁多,但我们总能快速找到物品,是因为什么。
3.引出: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能方便我们寻找所需物品。
4.揭示课题:给物体分类(板书)。
二、探索:给物体分类(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个乒乓球、1块小木块、1块大木块、1块塑料块、1块小橡皮、1块大橡皮、1颗玻璃珠、1个塑料杯、1个小螺母、1个大螺母]
1.课件出示10种物体,认识物体并编号。
2.找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和相同特征。
3.引导: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
提问:这10种物体,我们可以用哪些特征进行分类。
4.明确任务:给物体分类。
5.活动指导:
(1)观察、认识每一种物体。
(2)选择1种方法进行分类。明确用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编号表示物体,同一类物体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画几个圈。
(4)尝试用第2种方法进行分类,并记录。
(5)记录单的填写,强调写编号。
6.领取材料,学生实验。
教师巡视,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完成实验,必要时给予指导。
7.整理材料。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小组交流。
(1)我们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进行了分类?
(2)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
小组内选派一名同学或多名同学准备全班汇报。
2.全班交流。
(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
(2)达成共识: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通常,我们根据一个特征可以把物体进行分类;同一特征进行分类时,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四、拓展:生活中的分类(预设5分钟)
1.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分类给生活带来了什么?
2.交流与总结 。
【板书设计】
4.给物体分类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1.轻重 重 轻
2.形状 球形 方形
3.颜色
4.大小 大 小
……
科学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科版 (2017)4.给物体分类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 (2017)4.给物体分类优质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