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1-17389001079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1-17389001079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1-17389001080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0-1738900105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0-17389001052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5139/0-17389001052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微专题 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微专题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微专题生物与环境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l "_Tc18151"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l "_Tc18526" PAGEREF _Tc18526 \h 3
\l "_Tc14064" 题型一 生物与环境 PAGEREF _Tc14064 \h 3
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l "_Tc9373" PAGEREF _Tc9373 \h 3
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l "_Tc24600" PAGEREF _Tc24600 \h 6
\l "_Tc7573" 1.生物与环境 PAGEREF _Tc7573 \h 6
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l "_Tc23810" PAGEREF _Tc23810 \h 9
\l "_Tc8186" 考向01 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动物与环境 PAGEREF _Tc8186 \h 9
题型一 生物与环境
1.(2024·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是近缘物种,主要栖息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贡嘎山和秦岭均有分布。两物种日活动高峰都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中华鬣羚的活动早高峰早于中华斑羚,晚高峰晚于中华斑羚,且夜间活动强度高于中华斑羚。如图示意两物种在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地的分布。
(1)两物种主要栖息地空间分布重叠程度较高且能共存,试分析其原因。
(2)与中华斑羚相比,中华鬣羚环境适应能力更强,请从其活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给出依据。
(3)判断中华斑羚主要栖息地在贡嘎山与秦岭分布的海拔高低,并分析原因。
(4)请从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加强该保护区两物种保护的合理建议。
(2023·湖南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2021·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区系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件的关系,下图为世界海洋动物区系部分分区图。
比较甲乙两区域,指出海洋动物种类较多的区域并简述其种类较多的原因。
1.生物与环境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植被与地形
①地形对植被的影响:地形通过影响热量、光照、水分、土壤而影响植被。一般山地与平原比,山地气候复杂,植被丰富;从热量条件看,多数植被喜光,阳坡植被较茂盛。从水分条件看,迎风坡和阴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以形成深厚土壤,山谷往往土层深厚,山谷植被较山坡好。
②植被对地形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
2、植被与气候
①气候对植被的影响:通过光、热、水、风等影响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等。不同气候条件形成的植被类型不同。一般风力越大,越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常年受定向风的影响,常形成风旗树,大风的地区植被一般长得低矮以抗风。
②植被对气候的影响:植被可降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加湿度;森林可降低风速。
3、植被与水文
①水文对植被的影响:水源条件好的地区植被生长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
②植被对水文的影响:植被覆盖率影响河流含沙量、径流的稳定性,植被覆盖率高可增加下渗,涵养水源。
4、植被与土壤
①土壤对植被的影响:土壤的肥力、水分含量、特性影响植被生长。
②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
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总结
动物的迁徙(洄游)
动物的迁徙(洄游)行为是一 种适应现象,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现象。凭借这种活动,可以满足它们在特定的生 存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得到可靠保证。
①迁徙(洄游)原因:
繁殖、觅食、季节变化、自然灾害。
②通道条件:
受飞行动力(鸟类)、水流速度(鱼类)食物、水源、地形起伏、气温(水温)、人类活动(猎捕、污染、工程建设等)躲避天敌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生物多样性
1、定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2、组成:
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②物种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3、重要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2)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
(3)潜在价值
4、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5、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3)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
(4)构建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
考向01 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动物与环境
梅花鹿是东亚季风区的特产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北部。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野生梅花鹿的生境呈现出逐渐缩减和破碎化,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梅花鹿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图示意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全年及四季的日活动节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梅花鹿全年日活动最明显的时段是( )
A.晨昏前后B.正午前后C.3:00-6:00D.19:00-22:00
2.表示梅花鹿冬季日活动节律的是( )
A.aB.bC.cD.d
3.不同季节梅花鹿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 )
A.春季呈双峰型,活动持续时间较短B.夏季呈单峰型,活动持续时间较长
C.秋季呈单峰型,日活动强度差异小D.冬季呈双峰型,日活动强度差异大
考点要求
年份
命题统计
命题情境和角度
生物与环境
2024
湖南,19题,18分
以四川贡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分布为情境
通过两物种的栖息地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
重庆,18题,21分
以秦岭原生细鳞鲑和增殖放流创设情境
通过细鳞鲑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
全国甲,7-8题,8分
以阿拉斯加某冰川上生长的“冰川老鼠”创设情境
通过苔藓球生长环境考查生物与地理环境
北京,1-3题,9分
以某中学开展的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情境
通过红花与节气考查生物与地理环境
广西,14-16题,9分
以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阔叶乔木入侵形成“树岛”为情境
通过树岛考查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标,6-8题,12分
以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的望天树为情境
通过望天树考查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2022
湖南,8-10题,9分
以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为情境
通过非洲冰鼠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
2021
湖北,10-12题,9分
以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为情境
通过竹筴鱼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
全国甲,9-11题,12分
以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情况为情境
通过鼠害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
【命题趋势】生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生长习性、特征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生物多样性分析成为高考地理的重要考查内容。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生存空间
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活动
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生存空间
湖面(海面)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
食物
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因素
类型
陆生动物
水生动物
生存空间
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环境 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 (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 (海 )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水源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
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小;自然灾害少
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适宜鱼类生存、繁殖
气候
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缺乏;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 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水生植物(藻类)繁盛,饵料丰富
食物来源
植被茂密,食物来源丰富;小型动物种类多样,食物来源广;水热条件优越,生物多样
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草丰美(或其他鱼类丰富)为其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人为引进新物种,可以改变动物的空间分布;森林、草原
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纬度(热量条件)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
环境(地形、气候、水陆)等差异
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
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物种丰富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物种丰富
天敌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
人类活动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微专题 冻土(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微专题冻土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微专题冻土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